泣长沙的典故源于汉代文人贾谊的遭遇。背景:贾谊曾多次上书,提出治理国家的策略,但并未被采纳,反而受到小人的排挤,深感痛心。具体内容:贾谊认为当时社会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家制度混乱、边疆局势紧张、诸侯王僭越、社会风气败坏、人才选拔制度不公以及教育制度落后等。他认为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严重威...
李白在《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中写道:“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以泪写哀,表达了对贾谊遭遇的深切同情。杜甫在《别张十三建封》中写道:“久客载感贾生恸,复闻乐毅书”,以贾谊之恸表达对张建封的深切怀念。此外,还有其他文人对贾谊的遭遇表示同情,如牟融的诗句:“寄示平友人曾闻贾谊...
【汉庭哭】 唐·杜甫:“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泣长沙】 南朝梁·江淹:“汉臣泣长沙,楚客悲辰阳。”【贾生泪】 唐·孟效:“劳收贾生泪,强起屈平身。”【贾生哭】 唐·杨炯:“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贾谊哭】 宋·苏轼:“莫嫌冯唐老,终胜贾谊哭。”【痛哭书】 明·陈子...
流芳这里指的是南荒的美好景色,“泣长沙”用的是西汉贾谊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流放中。
流芳这里指的是南荒的美好景色,“泣长沙”用的是西汉贾谊的典故,表明自己在流放中。面对着令人喜悦的美景,触目伤情,结尾如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宋之问在梧州的时间很短暂,但他此前在泷州(今广东罗定县)任参军一年有余。罗定就在梧州的东南面,那里的自然风光当与梧州近似。他这首南国风情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