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成语典故精选5则

【典故】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 【解释】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故事】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
多字成语典故精选5则
  多字 成语 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成语载体。那么多字 成语 典故 都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给大家精心整理多字成语典故精选,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成语 故事 】三国时期,有人献只大龟给孙权,孙权让人煮了吃,烧了一万车柴都没有煮烂。孙权大怒,怨厨子的水平太差。诸葛恪立即上前建议砍伐院门外的那棵千年老桑树来煮,孙权同意砍伐。结果用桑树烧火一煮就烂了。
  【典故】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
  【释义】移祸:嫁祸。把祸患转嫁给别人。比喻有罪过的人安然无事,嫁祸于无辜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成语故事】南朝陈国时期,张贵妃得到皇帝的宠爱,沈皇后受到排斥,经常是半年以上得不到皇帝的临幸。一次皇帝临幸沈皇后,刚坐一会就要离开,皇后也不挽留,皇帝感到奇怪就作诗:“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出处】《通俗编》第13留人不留人,不留人也去。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卷引《平陈录》
  【解释】指这里不可居留,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成语举例】别伤心,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奸相严嵩父子专权,忠臣沈符因揭露他们的劣迹被害至死,子女被流放。严嵩吩咐押解差官张千、李万在途中杀死沈小霞及其妻闻氏,被沈小霞识破,借口中途讨要巨款逃脱。正是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八年后严嵩倒台,他们夫妻才团聚。
  【典故】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
  【解释】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故事】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他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荆南、湖南、后蜀等国。974年,他召南唐后主李煜到汴京朝见。李煜担心自己被扣押,就派徐铉到汴京求和。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出处】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
  【解释】自己的床铺边,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别人插足
  【相近词】卧榻之侧,岂容鼾睡
  【成语示列】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我能饶你吗?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人情世故
  【成语示列】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你不可太认真。
  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成语故事】林黛玉听薛宝钗的下人说薛家正张罗宝琴的事,心中特别敏感,和衣而睡。在梦中见到南京派人来接她回去结婚,宝玉也催她回去,惊梦醒来就吐鲜血,心里凉了半截。紫鹃在旁边劝她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黛玉又昏昏躺下做梦。
  【出处】身子是根本,俗话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
  【解释】比喻能保留最根本的条件,其他问题就可得到解决。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用法】作分句;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成语示列】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成语故事】浙江淳安县锦沙树徐家三兄弟,老三早亡留下妻子颜氏和五个小孩。老大、老二就三分家产,把老仆阿寄分给颜氏。阿寄决心做生意赚钱,一年下来,他赚了2000两金,颜氏用1500两金购良田与大宅。真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颜氏将家产分给阿寄。
  【出处】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
  【解释】路途遥远才能知道马的力气大小,日子长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坏。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时间可以检验一切
  【 近义词 】功到自然成
  【成语举例】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战争中,游击战争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  毛泽东《论持久战》
  【成语 造句 】
  ◎ 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22-06-20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23:57: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示列】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成语故事】浙江淳安县锦沙树徐家三兄弟,老三早亡留下妻子颜氏和五个小孩。老大、老二就三分家产,把老仆阿寄分给颜氏。阿寄决心做生意赚钱,一年下来,他赚了2000两金,颜氏用1500两金购良田与大宅。真是路遥知...

  •  黑科技1718 常见多字成语典故5则

    【成语示列】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现在还心有余悸。

  •  梦之缘文化 多字成语典故5篇

    【典故】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解释】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近义...

  • 【典故】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宋·无名氏《张协状元·胜花气死》【解释】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成语 造句 】◎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呀!没想到自...

  •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经典】成语典故(精选15篇),欢迎大家分享。 成语典故 篇1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