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典故的诗句话题讨论。解读烂柯典故的诗句知识,想了解学习烂柯典故的诗句,请参与烂柯典故的诗句话题讨论。
烂柯典故的诗句话题已于 2025-04-21 08:36:05 更新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巧妙运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以表达自己被贬谪23年的深沉感慨。"闻笛赋"源自晋人向秀因悼念亡友嵇康、吕安而作的《思旧赋》,诗人借此寓怀旧之情,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烂柯人"出自《述异记》,王质进山伐木,棋局未完斧柄已烂,象征着诗人...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该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
"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典故则来源于晋人王质的故事。王质入山砍柴时,看到两个童子下棋,他观棋至终局后,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朽烂。当他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这两句诗分别运用了向秀的《思旧赋》和王质...
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描绘了他历经艰辛的生活,尽管哀怨,却透出坚韧不屈的精神。第二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通过“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展现出豁达和乐观的一面。刘禹锡以“沉舟侧畔千帆...
袖剑客同楼上醉,烂柯人看洞中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剑客在楼上痛饮,同时联想到烂柯人观棋的故事,寓意着世事如梦,变幻莫测。南宋·张炎《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诗人借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深深忧虑。明·刘基《秋怀》:永...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
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便借用了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时,发现一切都已改变的感慨。南宋的陆游、张炎,以及明代的刘基,在他们的诗作中也多次引用了“烂柯人”的意象,用以描绘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此外,“烂柯人”...
“到乡翻似烂柯人”引用了晋人王质的典故,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刘禹锡以此典故表达自己贬谪23年的感慨,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总的来说,这两句诗借用了向秀的《...
刘禹锡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巧妙地运用了两个典故。首先,"闻笛赋"源自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他怀念在三国曹魏末年被司马氏杀害的朋友嵇康和吕安,笛声勾起了他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其次,"烂柯人"则来自晋人王质的传说,他上山砍柴偶遇仙人对弈,等他回到村里,已过百年,友人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