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质烂柯典故类话题讨论。解读王质烂柯典故类知识,想了解学习王质烂柯典故类,请参与王质烂柯典故类话题讨论。
王质烂柯典故类话题已于 2025-08-27 11:31:28 更新
观棋烂柯的典故如下: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
王质看到在小溪边的一块石头上,有两位童子在下围棋对弈,于是他放下砍柴的斧子在旁边观棋。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王质看了许久都忘记了时间,童子告诉他,时间不早了,你该回家了。王质准备将斧子捡起回家,发现木质的斧柄竟然已经腐烂了。...
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变。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就引用了这个典故。诗人用王质自比,表达了他遭贬离开京城二十多年后,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他的恍如隔世的感觉。《酬乐天扬州出逢席...
翻译 晋中期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质的樵民,砍树来到了一个石室山,看见有四个小童边下棋边弹唱,王质就停留下听他们弹唱,小童给了王质一个像枣核的东西,王质把它含在嘴里就不再感到饥饿,过了一会儿,小童们说:“还是回去吧!”,小童就走了,他听到后站起来,斧头柄都腐烂了。回去之后,才发现自...
王质烂柯相关的诗句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诗句含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旧友的深深怀念,以及自己归乡后发现世事巨变,仿佛成为了那个在烂柯山迷失,归来后世间已过千年的“烂柯人”,充满了沧桑与恍如隔世之感。典故运用:刘禹锡巧妙地运用了“王质...
“到乡翻似烂柯人”的典故:此句直接引用了晋朝王质烂柯的故事。王质在石室山砍柴时,偶遇童子下棋,便驻足观看。待棋局结束,王质发现斧柄已朽,回乡后发现家乡人事已非,无人识得他。刘禹锡自比王质,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被贬离京多年后,回到故乡却感到人事沧桑巨变,恍如隔世之感。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刘禹锡在酬诗中写道:...
1 、烂柯的传说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
这句诗的意思是自从观看柯烂棋局归来后,诗人爱上了琴声,而不再喜爱棋盘落子的声音。具体来说:“一从柯烂归来后”:这里的“柯烂”指的是一个典故,即“王质烂柯”的故事。故事讲的是王质到山中砍柴,看到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结束,他发现自己的斧柄已经朽烂。回到家后,才知道已经...
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出自《酬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