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棋烂柯的典故

观棋烂柯的典故如下: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
观棋烂柯的典故
观棋烂柯的典故如下: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
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此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后来,后人就把“烂柯”作为围棋的一个别名。

典源出处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注》亦载。

释义用法
传说晋王质入石室山伐木,见几个童子边下棋边唱歌,他在旁边观看听唱。过一会儿,童子催他起身时,发现斧子柄都烂了,回到家中,已没有与己同时的人了。后以此典表示时间久远或世事变迁。
2022-11-15
“王质烂柯”出自晋代陶潜《搜神后记》中的一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王质的人,在上山砍柴时,无意中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下棋。王质是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他于是就放下柴担,悄悄地走过去观看下棋。童叟旁若无人,讲笑自若,两人好像认识又好像不认识。王质观棋入迷,忘记时间。过了一会儿,童叟对王质说:“你也该回家了,你的柴斧已经腐烂。”王质觉得非常奇怪,赶紧回去。到山下,发现自己的柴斧已经腐烂了,回到村里,发现一个人也不认识,询问村里的事情,比自己出生时已经隔了很多年,原来自己已经离开人世很多年了。这则故事后来被概括为“烂柯”或“烂柯山”、“柯烂”等,用来指代围棋,并成为围棋的一个别名。2023-06-2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37:3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观棋烂柯的典故如下: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驻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

  •  果广越115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上山砍柴,看到两个人下旗,等他下山的时候,手里的斧头柄都腐朽了,这个故事出

    成语:观棋烂柯 相传衢州府有个人叫王质,一日上山砍柴,看见有两个人在山上下棋,王质本来就是个棋迷,见这两人下的正起劲,就用斧头柄往地上一垫,坐在一旁看棋。这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桃,还掰了半个桃递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没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发芽长成桃树。这时,两个老人提醒...

  •  文暄生活科普 中国围棋历史——观棋烂柯

    中国围棋的历史,蕴含着一个古老的传说——烂柯棋局。这个故事源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中的记载,讲述了晋代樵夫王质在石室山的一次奇遇。砍柴时,他被两个童子吸引,观看他们下棋,一颗枣核般的小物让王质忘却了时间。一局棋下完,斧头柄已烂,他重返人间,却发现百年已过,周围人事已非。这就是...

  •  深空游戏 围棋为什么叫烂柯

    人间巨变:王质回到人间后,惊讶地发现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不在了。名称由来:因为这个传说中王质观棋导致斧柄腐烂的情节,围棋就被称作“烂柯”。这个名称寓意着围棋的深奥和时间的流逝,在棋局中往往不知不觉就度过了很长时间。

  •  宸辰游艺策划 观棋烂柯成语含义

    一瞧,斧柄已朽,斧头也生了锈。他感到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发现家乡已经面目全非,无人能认出他。提及此事,几位老人说这已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误入了仙境,与神仙相会。仙界的一日,人间已过百年。后来,“烂柯”成为了围棋的别名,寓意着棋局中时间的流逝,以及对时间的感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