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解释180个话题讨论。解读论语中的成语解释180个知识,想了解学习论语中的成语解释180个,请参与论语中的成语解释180个话题讨论。
论语中的成语解释180个话题已于 2025-08-24 00:27:58 更新
《论语》中包含以下成语:哀而不伤:解释: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也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常用来比喻做事情没有过头也无不及。出处:《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北辰星拱:解释: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
1. 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2. 行不由径 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不走邪路,比喻为人正派,行为光明正大。3. 安老怀少 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指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4. 后生可畏 出自《论语·子罕》...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如下:1、择善而从: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释义: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典故:春秋时期,执政大臣魏献子把祈氏的领地分为7县,把羊舌氏的领地分为3县,并委派与提拔一些地方长官。他想启用魏戊,担心人家说他偏...
18侃侃而谈:《论语·乡党》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19喟然长叹:《论语·先进》长长的叹息 20名正言顺:《论语·子路》原意是:名分不正道理就不通.后指做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也指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 21迁怒于人:《论语·雍也》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
《论语》中的十个成语如下: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使其逐渐领悟。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德报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来回报他。不亦乐乎: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的意思,通常用于...
哀而不伤 [āi ér bù shāng][出自:《论语·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解释: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爱礼存羊 [ài lǐ cún yáng][出自:《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51、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示例: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52、无可无不可: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出处:...
2、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5、从心所...
不耻下问,指的是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出自《论语·公治长》。不得其死,指人不得善终,出自《论语·先进》。不亦乐乎,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出自《论语·学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不耻下问不亦乐乎家喻户晓理屈词穷以文会友 1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出处出自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释义为向;论语中的成语1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lt释义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为孔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