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写《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春蚕食叶响回廊”:此句典出欧阳修的诗歌,形容考场中考生答题时的场景,如同春蚕吃桑叶般沙沙作响,以此描绘出考场的肃静与专注氛围。“禹门已准桃花浪”:此句用“鲤跃龙门”的典故,出自《三秦记》。禹门即龙门,桃花浪起时,江海之鱼集于龙门之下,越过龙门则化为龙,以此比喻考生一举夺魁,中举...
辛弃疾写《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辛弃疾在《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中,用九句话融入了五个典故来鼓励即将参加“高考”的弟子。以下是这五个典故的详细解释:
“春蚕食叶响回廊”:此句典出欧阳修的诗歌,形容考场中考生答题时的场景,如同春蚕吃桑叶般沙沙作响,以此描绘出考场的肃静与专注氛围。
“禹门已准桃花浪”:此句用“鲤跃龙门”的典故,出自《三秦记》。禹门即龙门,桃花浪起时,江海之鱼集于龙门之下,越过龙门则化为龙,以此比喻考生一举夺魁,中举或中进士,表达辛弃疾对弟子金榜题名的信心。
“月殿先收桂子香”:此句用“蟾宫折桂”的典故,出自《晋书·郤诜传》。郤诜自比为月宫中的桂枝,以此形容有才华的人。在唐代,“蟾宫折桂”渐成科举考生的祝福,辛弃疾以此祝愿弟子能在殿试中一举夺魁,香飘满人间。
“鹏北海”:此句典出《庄子·逍遥游》,描述巨鲲化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观景象。辛弃疾以此比喻弟子有鲲鹏之志,必将展翅高飞,成就非凡。
“凤朝阳”:此句典出《诗经·大雅·卷阿》,描述凤凰在高冈上鸣叫,梧桐在朝阳下生长,是吉兆的象征,代表着贤人汇聚。辛弃疾以此祝愿弟子成为朝中重臣,国家的栋梁。
这五个典故不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更深刻地表达了辛弃疾对弟子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愿。
2025-03-1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53:0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月殿先收桂子香”:此句用“蟾宫折桂”的典故,出自《晋书·郤诜传》。郤诜自比为月宫中的桂枝,以此形容有才华的人。在唐代,“蟾宫折桂”渐成科举考生的祝福,辛弃疾以此祝愿弟子能在殿试中一举夺魁,香飘满人间。“鹏北海”:此句典出《庄子·逍遥游》,描述巨鲲化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壮...

  •  文暄生活科普 辛弃疾写《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九句话用五个典故

    在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也有一位门生要去参加“高考”。作为先生,辛弃疾满怀热情地送上了一首《鹧鸪天》,送给即将“高考”的弟子。《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赏析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

  •  谷艾文艺苑 辛弃疾的一首冷门词:《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是辛弃疾写给自己的学生范廓之的一首冷门但充满深意的送别词,主要特点如下:主题独特:与大家熟知的抒写离情别绪的送别诗不同,这首词侧重的是辛弃疾对范廓之即将参加考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愿。虚实结合:词中既有实写,如“白苎新袍入嫩凉”,描绘了范廓之在初秋微凉的天气...

  •  湖北倍领科技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意思

    这两句中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1、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2、范廓之(范开)是辛弃疾的学生,他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辛弃疾为表达对他的送别之情和祝愿之意而写下此词。3、此词...

  •  爱读书的吕老师 诗词鉴赏: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代: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译文 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