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语故事及背后的典故

1. 好逸恶劳 故事: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医术高超,但在给王孙贵族治病时常常治不好。一次,汉和帝让一位贵人换上平民衣服看病,郭玉一针就治好了她的病。郭玉解释说,给贵族治病时,他因害怕而在多个方面感到为难,其中包括贵族们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 典故:好逸恶劳指的是喜欢安逸,厌恶劳动。这个...
关于成语故事及背后的典故
关于成语故事及背后的典故,具体如下:
1. 好逸恶劳 故事: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医术高超,但在给王孙贵族治病时常常治不好。一次,汉和帝让一位贵人换上平民衣服看病,郭玉一针就治好了她的病。郭玉解释说,给贵族治病时,他因害怕而在多个方面感到为难,其中包括贵族们好逸恶劳的生活习惯。 典故:好逸恶劳指的是喜欢安逸,厌恶劳动。这个成语来源于郭玉给贵族治病时的观察,他认为贵族们因为生活安逸而不利于病情恢复。
2. 瓜田李下 故事:唐朝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向唐文宗反映,人们对郭宁因送女儿入宫而得到官职的议论。唐文宗解释女儿是伺候太后的,但柳公权说“瓜田李下”的嫌疑难以说清。 典故:瓜田李下比喻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地方。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意在提醒人们避免在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的地方做出引人猜疑的行为。
3. 苟延残喘 故事:东郭先生在去中山国做官的途中迷了路,遇到了一只被赵简子追捕的狼。狼哀求东郭先生让它躲进书袋里以苟延残喘。东郭先生同情狼,救了它。但狼出来后却想吃掉东郭先生,幸好被一个猎人救下。 典故:苟延残喘形容勉强延续临死前的喘息,比喻暂时勉强维持生存。这个成语来源于东郭先生救狼的故事,狼用“苟延残喘”来形容自己急需避难的状态。
2025-04-0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36:3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关于成语故事及背后的典故

    苟延残喘: 故事:东郭先生想去中山国做官,途中迷了路。一只被赵简子追捕的狼向他求救,承诺若能躲过追捕,将来必报答。东郭先生心软,把狼藏进书袋。等追捕的人走远后,狼却露出凶相,要吃掉东郭先生。危急时刻,一个猎人出现,一箭射死了狼。 典故:形容生命垂危,勉强延续残生。也常用来形容勉强...

  • 以下是几个成语故事及其背后的典故:1. 好逸恶劳 故事:东汉时期,太医郭玉在给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但给王孙贵族治病时却常常治不好。汉和帝让一位贵人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去看病,郭玉不知道其身份,一针就治好了病。郭玉解释说,给贵族治病时,因为害怕和贵族的种种习惯,导致治疗难以进行,其...

  • 1.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非常善于画蛇的画家,他凭借着自己的绘画技艺声名远扬。一天,他接到了一个人的委托,要他为自己的画集添加一幅画蛇的作品。但是这位画家认为添加一条画蛇是多此一举,因为他已经很擅长画蛇了。然而,由于客户的坚持,他最...

  •  懂视生活 关于成语故事及背后的典故

    1、好逸恶劳东汉和帝时,有一位太医,名叫郭玉。郭玉从小就跟着老师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医德高尚,治好了很多病人。当他给那些贫贱的人治病时,治愈率很高。但是当他给那些王孙贵族们治病的时候,却常常发生治不好的情况。有一次,汉和帝的一位贵人(嫔妃的称号)得了病,为了让郭玉给诊治,汉和帝就让...

  • 2. 一字千金(吕不韦)——《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吕不韦悬赏增一字赏千金,赞美文辞精妙。3. 一字之师(郑谷)——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记载了郑谷对诗人齐己诗歌的修改,成为“一字师”的典故。4. 一饭千金(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韩信报答漂母的饭食,表达深深感激。……每个成语...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