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背后的典故如下:- 来源: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 故事背景: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后,苻坚亲自率领骑...
成语“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背后的典故如下:- 来源: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 故事背景: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后,苻坚亲自率领骑兵抵达,并听信苻融的判断,认为晋兵不堪一击。然而,晋军在谢玄的指挥下,偷袭秦营并大胜,随后乘胜向寿阳进军。- 成语出处:在寿阳城头观察晋军时,苻坚看到晋军阵容齐整,训练有素,不禁暗暗称赞。当他向北望去,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在风吹动下仿佛无数士兵在运动,顿时惊恐万分,认为晋兵是一支劲敌。这就是“草木皆兵”的由来。- 战争结果:不久,苻坚中了谢玄的计策,下令军队后退,以便让晋兵渡过淝水决战。然而,秦兵在后退时自相践踏,最终大败北归。这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也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2025-01-21
球球词典 阅读 19 次 更新于 2025-07-25 21:24:2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背后的典故如下:- 来源: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 故事背景: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大军南下攻伐东晋。东晋则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后,苻坚亲自率领骑...

  •  唔哩头条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草木皆兵 《ZDIC.NET 汉典网》【解释】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出处】《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示例...

  •  翡希信息咨询 草木皆兵什么意思及成语故事:疑神疑鬼的秦王苻坚,最终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草木皆兵的意思是指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以下是关于草木皆兵的成语故事:成语来源:草木皆兵一词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原文为“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

  •  唔哩头条 “草木皆兵”是什么意思

    草木皆兵是一个成语,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大有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之感。” 它的基本意思是:把野草和树木都看成为是敌兵。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或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该成语的近义词有风声鹤唳、杯弓蛇影,反义词若无其事。它的典故来源于东晋时期,强秦想要吞并晋王朝,秦王...

  • 一、草木皆兵的意思:成语“草木皆兵”源出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把山上的野草和树木都当作敌兵,意指疑神疑鬼,产生错觉。二、草木皆兵的典故:公元383年,苻坚调集九十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将领谢石、谢玄率领士兵在淮河迎战。苻坚过于自信,认为轻易可以战胜东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