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翁的典故来源

不倒翁,因其按捺旋转不倒的特点,被赋以善于自保的代名词。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大官,党羽众多,一次,一个自称门生的人来拜见,并带来一个大漆盒,打开一看,里面是百十个大小不同的不倒翁。门生说:“家乡的泥土易制此物,技艺亦颇精巧,特送给大人解闷。”大官收下了,暗笑这门生有点儿冒...
不倒翁的典故来源
旧时有一种叫不倒翁的儿童玩具,形似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起来,俗呼“扳不倒”。不倒翁,因其按捺旋转不倒的特点,被赋以善于自保的代名词。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大官,党羽众多,一次,一个自称门生的人来拜见,并带来一个大漆盒,打开一看,里面是百十个大小不同的不倒翁。门生说:“家乡的泥土易制此物,技艺亦颇精巧,特送给大人解闷。”大官收下了,暗笑这门生有点儿冒傻气。门生走后,家人都来看玩意儿,发现每个不倒翁背后都贴着写有名字的字条,其中最大的一个贴着那位大官的名字。盒内有一纸条,上写:“头锐能钻,腹空能受,冠带尊严,面和心垢,状似易倒,实立不扑。”此言把不倒翁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且刺之痛切。大官大怒,令手下人细查,才发现自己根本没这样一个门生。不倒翁式的官儿,古今不乏其人。唐朝有位封德彝,宠极生前,罪暴其后,其人历隋唐两代而荣华不衰。他精于运筹官场,整日纵横捭阖,玩弄关系,成为保其位而固其宠的不倒翁。

2016-05-12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8 00:46: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不倒翁的典故来源

    不倒翁的典故来源主要包括以下两点:儿童玩具起源:定义与特点:不倒翁是一种传统的儿童玩具,形状通常模拟老人,特点是上轻下重,即使被扳倒也能自动站起来,因此俗称“扳不倒”。象征意义与典故:象征意义:不倒翁因其按捺旋转不倒的特性,常被用来象征那些善于自保、不易被击败的人或事物。典故故事:...

  •  宜美生活妙招 不倒翁的典故

    不倒翁的典故主要源于其作为儿童玩具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不倒翁作为儿童玩具:形象描述:不倒翁是一种形似老人的儿童玩具,特点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站起来,俗称“扳不倒”。不倒翁的象征意义:自保代名词:因其按捺旋转不倒的特点,不倒翁被赋予了善于自保的代名词。讽刺对象:在故事中,不倒...

  • 相传,在清朝时期,有一位权势熏天的大官,他的势力庞大,门生众多。有一次,一名自称是其门生的人拜访,带来了一个装满各种大小不一的不倒翁的大漆盒。门生解释说,这些不倒翁是家乡特产,制作技术精湛,特意送给大官以消遣时光。大官虽然暗自嘲笑门生的行为有些傻气,但还是欣然收下。然而,当家人打开盒...

  •  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不倒翁的典故

    ”此诗在对当今社会上新的不倒翁进行辛辣地讽刺的同时,也道出了他们的最终结局。典故 旧时有一种叫不倒翁的儿童玩具,形似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起来,俗呼“扳不倒”。不倒翁,因其按捺旋转不倒的特点,被赋以善于自保的代名词。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个大官,党羽众多,一次,一个自称...

  •  行乐001 “不倒翁”的由来和卞和有什么关系?

    一、“不倒翁”名称的来历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得到一块玉石,献给了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这是块石头”,厉王大怒,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脚。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献给武王,不幸又被鉴定为石头,又被砍了右脚。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他的玉在楚山之下连着哭了三天三夜。

其他歇后语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