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历史典故

一、烽火戏诸侯 解释:烽火戏诸侯是发生在西周时期的历史典故,周幽王为博取妃子褒姒一笑,多次无故点燃烽火台,使诸侯将士们多次被无辜召集起来。最终,当真正有外敌入侵时,烽火台失去了信用,导致国家灭亡。这个典故反映了统治者的昏庸和失信的危害。二、负荆请罪 解释:负荆请罪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廉...
5个历史典故
五个历史典故
一、烽火戏诸侯
解释:烽火戏诸侯是发生在西周时期的历史典故,周幽王为博取妃子褒姒一笑,多次无故点燃烽火台,使诸侯将士们多次被无辜召集起来。最终,当真正有外敌入侵时,烽火台失去了信用,导致国家灭亡。这个典故反映了统治者的昏庸和失信的危害。
二、负荆请罪
解释:负荆请罪讲的是战国时期的故事,廉颇向蔺相如道歉的故事。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背着荆条去蔺相如门前请罪,表达了对错误的承认和对对方的尊重。这个典故传达了和解和好、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
三、纸上谈兵
解释:纸上谈兵是指战国时期的赵国的赵括,虽读过大量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后来,赵括领兵出战失败,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不能空谈理论而不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四、指鹿为马
解释:指鹿为马是秦朝末年的一个典故,赵高在朝中指鹿称马以试新君的决心。这一行为实质上是权力斗争和试探的表现,后来赵高因玩弄权术而被揭露并受到惩罚。这个典故反映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权谋诡计的危害性。
五、卧薪尝胆
解释: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越国之间,越王勾践战败后以柴草卧铺、品尝苦胆来激励自己报仇复国。这个故事强调了忍辱负重、励精图治的精神力量,后来越国最终成功复仇。
2024-07-29
球球词典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8:05:3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五个历史典故 一、烽火戏诸侯 解释:烽火戏诸侯是发生在西周时期的历史典故,周幽王为博取妃子褒姒一笑,多次无故点燃烽火台,使诸侯将士们多次被无辜召集起来。最终,当真正有外敌入侵时,烽火台失去了信用,导致国家灭亡。这个典故反映了统治者的昏庸和失信的危害。二、负荆请罪 解释:负荆请罪讲的是战国...

  • 1、破釜沉舟 秦将章邯,引军渡过黄河北上,围攻赵国。赵国危急,赶紧向各国求救。然而各国的援军看到秦军气势那么强,根本不敢援救赵国,义军主将宋义,畏惧秦军,贻误战机,项羽一怒之下,在营帐中把宋义斩了,亲自带兵渡河援赵。项羽带领大军渡过黄河后,面对滔滔的黄河水,领着八千江东子弟兵发誓:“...

  • 十大著名历史故事:1、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个历史人物故事,讲述了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他以柴草卧铺,并在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后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该成语后来用于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

  •  金色盛典历史 来自汉朝经典历史故事5则

    魏军看到黄河对岸的汉军,调动繁忙,喊杀震天,以为韩信真要从蒲坂渡河。柏直乐得拍手大笑:“韩信之辈真是一伙笨蛋,我这里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再加上黄河水深流急,休想渡过河来!”于是他便放心睡觉去了。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赶紧做木桶。把几个木桶连在一起,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

  •  爱创文化 5个历史典故

    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 解释: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