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 阮籍穷途之哭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著名的典故。据《晋书》记载,阮籍曾在旅途中遇到了困难,没有钱买饭吃,只好在路边哭泣。他时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这个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经历困难时的悲惨境况。阮籍的穷途之哭也成为了一个成语,形容在绝境中的哭...
阮籍穷途之哭的典故如下:自古文人家境大多清苦,阮籍也不列外,三岁丧父,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在父亲死后,家境清苦,但是阮籍异常的勤奋,最后成就大才。阮籍不但勤奋,而且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而且精通音律,终日弹琴长啸。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同时也表现不慕荣利富贵,以...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栖逸》。阮籍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深受后人敬仰。关于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世说新语·栖逸》中的记载。一、《世说新语》的记载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的典故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具体解释如下: 典故背景:在《滕王阁序》中,王勃通过列举历史上多位命运多舛的人物,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困境中的坚韧态度。 阮籍形象:王勃在文中提到阮籍的“猖狂”,并非赞扬其真正的狂放不羁,而是借以告诫人们不应效仿阮...
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来源于《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大致相同。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为人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