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有:1.汗青 古时写字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计斩杀楼兰王,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有:
1.汗青
古时写字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计斩杀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梦蝶
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亦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4.比翼鸟、连理枝
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喻恩爱夫妻。
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021-05-27
球球词典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5:52: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36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解析如下: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出自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飞舞的典故。比翼鸟、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前者源于鹣鹣鸟必须两只在一起才能飞的传说,后者指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莼鲈:指家乡风味,象征思念家乡、弃官归隐之情,出自《晋书》中张翰因...

  •  翡希信息咨询 古诗词常用典故【3】

    古诗词中常用的三个典故如下:五色笔:寓意:文思大进、文才卓迈。出处:源自《南史·江淹列传》,江淹梦中得笔后文彩俊发,但后梦郭璞要回此笔,从此诗无美句。相关成语:“江淹梦笔、梦中传笔、梦笔”等。诗句引用:杜甫和李商隐的诗句中皆提及此典。漆园吏:寓意:指代庄周。出处:《史记·庄周...

  •  翡希信息咨询 趣味文言文:古诗词常见常考意象、典故与行为动词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的青春时期,描绘少女的青春之美。典故: 虞美人:辛弃疾等人的诗词中常用此典故,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行为动词: 餐云卧石:描绘超脱尘世的隐居生活,体现隐士的孤高与不羁。 垂钓:象征对闲适、自由生活的追求,也是心怀远志的象征。 高卧、醉眠:同样描绘隐逸生活的悠闲与...

  • anonymous 我想知道中国古诗词中的一些典故,比如说楚王好细腰等等,越多越好,但是太常见不要,希望能够归纳一些

    1.李商隐 《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讲的是庄周梦蝶的典故 2.范仲淹 渔家傲 秋思 (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3.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汉云中太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报战果时多报了杀敌六人而获罪消...

  • 在古文诗词中,常可见到“鸱得腐鼠”这一典故,源自《庄子·秋水》的一则寓言。故事中,庄子以高贵的鹓雏鸟不屑于争夺腐鼠,嘲笑惠子因惧怕失去相位而搜捕自己的比喻,表达了对庸人以卑微之物为贵,疑心他人意图的讽刺。这一典故被广泛应用在诗词中,如方孝孺的“群鸱得腐鼠,笑汝长苦饥”,形容...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