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中的典故及出处

唐诗宋词中的典故及出处如下:1.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
唐诗宋词中的典故及出处
唐诗宋词中的典故及出处如下:
1.采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个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栩《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食东风御柳斜。”

拓展资料
1.简介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融入了丰富的典故,这些典故不仅是文学作品的点睛之笔,更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唐诗宋词中的一些典故及其出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作品。
2.出自历史故事
许多唐诗宋词中的典故出自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例如,《离骚》中的“屈原绝樊”,指的是楚国政治家屈原因忧国忧民而投江自尽的故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夜行黄沙道中,欲穿若即若离”,则出自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穿越黄沙的描写。
3.历史典故的引用
唐诗宋词中还常常引用历史典故来抒发情感或表达主题。例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借用了唐代杜牧的《秋夕》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生命无常的思考。

4.诗词影射历史事件
有些唐诗宋词使用典故来影射当时的历史事件。例如,《长恨歌》中的“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歌颂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深情厚意,但也隐喻了唐玄宗因纵容权臣而导致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
2023-10-11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06:3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唐诗宋词中的典故及出处如下:1.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

  • 「来源」唐·崔护《题都城南庄》「典故」人面桃花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形容男女邂逅钟情,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来源」唐·李白《长干行》「典故」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地在一起玩耍,也指从小就相好的男女青年。诗有可解,...

  •  糊涂塌Xs 唐诗宋词中最常用的典故

    南朝文学 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 《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

  •  腾云新分享 唐诗宋词中最常用的典故

    在唐诗宋词中,许多典故和意象被频繁使用,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首当其冲的是杨柳,它是离别之情的象征。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此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柳永的《雨霖铃》中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将这种情感刻画...

  • 文天祥在《贺赵侍郎月山启》中感慨:“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誓要挽救危局的决心。李商隐的诗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则描绘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青鸟作为使者,传递着深深的牵挂。这些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不仅展现...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