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宾汉的故事大约产生于公元十四世纪以前,在英美等国,几乎家喻户晓,英语中有些谚语、典故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罗宾汉是英国民间传说流传最广的英雄人物,与我国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相似。理查德·威文的《罗宾汉的故事》一书,是众多写罗宾汉的书中最为丰富的一本,全书共26章,通过一系列豪侠仗义的情节来...
解释:形容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庞然大物。典出《圣经·旧约》,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尊巨像,其脚是半铁半泥的,后来被一块石头击碎泥足。香格里拉 解释:喻指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典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失业地平线》。滑铁卢 解释:比喻惨痛的失败和英雄末路。1815年,...
“骑士不徒手而亡”的典故出自英国圆桌骑士兰斯洛特。以下是关于这一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来源:兰斯洛特曾被人要求不能携带任何武器去参加决斗。在决斗中,他虽然没拿武器,但却随手捡起一根树枝打翻了对手。这一行为后来被广泛传颂,引申为兰斯洛特武艺高强,任何东西在他手里都能成为武器。兰斯洛特身份:兰斯...
2. 帕麦斯顿的类似观点原文:We have no eternal allies, and we have no perpetual enemies. Our interests are eternal and perpetual, and those interests it is our duty to follow.背景:这一表述出自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Palmerston,1784~1865)。帕麦斯顿是英国外交政策的重要人物,他的...
“杯葛”是英文饰yott的音译,意为“抵制”“联合抵制”。1880年,一爱尔兰佃户不堪忍受英国田庄管理人杯葛(Charle,Cunningham Boyott)的虐待,联合起来同他断绝关系,并抵制当局发起的各种活动。这一事件成为英国近代史上“杯葛”运动的起源。后来“杯葛”一词逐渐转为政治或经济方面的一种斗争形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