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个典故,不知道真假,请知道的人提点下、

这是春秋时的故事,说齐王下令,全国的官员必须穿丝绸面料的外套,但本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植桑树。齐国对丝绸的需求量大增但却没有桑树,所以桑树叶很紧俏,于是齐国周边的鲁国、梁国等小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突然下令,全国的官员只准穿棉质的外衣,不准穿丝质外衣,而且所有粮食一律...
看过一个典故,不知道真假,请知道的人提点下、
这是春秋时的故事,说齐王下令,全国的官员必须穿丝绸面料的外套,但本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植桑树。齐国对丝绸的需求量大增但却没有桑树,所以桑树叶很紧俏,于是齐国周边的鲁国、梁国等小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突然下令,全国的官员只准穿棉质的外衣,不准穿丝质外衣,而且所有粮食一律不准出口。于是鲁国和梁国国内粮食不足而发生骚乱,齐国则渔翁得利。2013-12-25
(原回答时间:2013-12-25 10:12)
辛苦找典故、第1个回答,却被复制跟答了,最快回答怎么就放最下面呢!!
-------------------------------------------------------------------------------

那个大国是:齐国

原典故如下:
春秋时有个故事,说齐王下令,全国的官员必须穿丝绸面料的外套,但本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植桑树。齐国对丝绸的需求量大增但却没有桑树,所以桑树叶很紧俏,于是齐国周边的鲁国、梁国等小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突然下令,全国的官员只准穿棉质的外衣,不准穿丝质外衣,而且所有粮食一律不准出口。于是鲁国和梁国国内粮食不足而发生骚乱,齐国则渔翁得利。

--------------------------------------------------
记得 “采纳” ,有问题私信联系!2013-12-25
齐国啊 管仲之谋2013-12-25
好聪明的国王!!2013-12-25
粮食这东西在什么时候什么朝代都是重中之重哇2013-12-25
球球词典 阅读 18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7:49: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这是春秋时的故事,说齐王下令,全国的官员必须穿丝绸面料的外套,但本国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植桑树。齐国对丝绸的需求量大增但却没有桑树,所以桑树叶很紧俏,于是齐国周边的鲁国、梁国等小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突然下令,全国的官员只准穿棉质的外衣,不准穿丝质外衣,而且所有粮食一律...

  •  炽天之焰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典故,是关于一个有点残疾的名人画像的古诗,有人知道吗?

    从前有个国王,左眼瞎而右腿瘸,他请全国的画家为他画像,要求画得真实而又不损他的尊严.画得好,有赏;画得不好,杀头.有一位画家给他画了一幅肖像:头戴王冠,身穿王服,左眼瞎,右腿瘸,十分逼真.国王看后,下令将画家杀死了.又有一位画家给国王送来一幅肖像画:眼不瞎,腿不瘸,英勇威武,国王看后,...

  •  宜美生活妙招 荆州历史典故

    荆州历史典故主要包括刘备借荆州。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答:一、背景 赤壁之战后,荆州成为了三国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地,其七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势力所瓜分。其中,曹操占据了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孙权则得到了江夏郡和南郡,而刘备则占据了荆州南部的长沙、零陵、桂阳和武陵四郡。二、刘备借荆州 由...

  •  塞书萱SN 小时候看过一个小典故,却忘了内容!

    孔子与仲由仲由至贾市闲游,见一买者与卖者争吵不休。卖者道:“我一尺鲁缟价三钱,你要八尺,共二十四钱,少一个子也不卖!”买者争辩道:“明明是三八二十三,你多要钱是何道理?”仲子正直,笑对买者说:“三八二十四才对。你错了。”买者不服,争执不下,便要打赌。仲由性烈,当场以新买的头盔...

  •  唔哩生活 传说武则天在登基没多久的一个冬天的晚上下令让百花盛开,而且真的如她所愿了,我想知道这个典故

    1. 武则天在登基不久后,一日冬夜,宫中宴饮,她在醉意中下令要求园中百花次日全部盛开。2. 传说中,由于百花仙子未得通知,众花仙为遵从天子的命令,只得在第二天一早使花朵竞相开放,唯有牡丹未遵旨。3. 武则天酒醒后,虽然后悔自己的酒后命令,但得知园中百花已如她所愿开放,感到非常高兴。4. ...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