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盗亦有道”的典故?

据说,在春秋战国年间有一个江湖非常有名的大盗名叫盗跖,这个人不仅因为“盗”而闻名,更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而被大家认可,比如“圣”(估测屋里有多少钱财)、“勇”(一马当先进入房间)、“义”(最后一个离开屋子,为同伴善后)、“智”(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动手)、“仁”(分赃要公平)等。...
有哪些“盗亦有道”的典故?
据说,在春秋战国年间有一个江湖非常有名的大盗名叫盗跖,这个人不仅因为“盗”而闻名,更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而被大家认可,比如“圣”(估测屋里有多少钱财)、“勇”(一马当先进入房间)、“义”(最后一个离开屋子,为同伴善后)、“智”(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动手)、“仁”(分赃要公平)等。看来,这应该是盗亦有道最原本的意思。

后来,“盗亦有道”的含义不断扩大,不仅仅用来指盗贼要遵守“行规”,其他一些民间百姓推崇的侠义行为都可以套用这句话,从古代武侠小说中侠客们敢于反抗贪官、劫富济贫的行为,到上世纪风靡一时的港台黑帮片展现出的重情重义的黑道世界等。

如今,人们说起“盗亦有道”,已不再是把这个人当“盗贼”看,而是更看重他身上那种行侠仗义的江湖豪气,比如历史上朱元璋时期的大盗方国珍,归顺朱元璋后,他在浙东海上阻截元朝的运粮船,沉重打击了元军的后勤,为促进朝代更迭出了一份大力

像这种,人们更愿意称其为“大侠”,而不仅仅是带着鄙夷色彩的“盗贼”。
2019-08-08
盗亦有道并不是指的就是劫富济贫而是盗贼对盗取的目标有着自己的要求,不盗取那些贫苦人的钱财,只盗取贪官富豪的,而且不会有什么影响。2019-08-07
我觉得盗亦有道应该是说有很多的江洋大盗盗取财富,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劫富救贫。2019-08-09
盗亦有道指的不是劫富济贫,盗亦有道,其实指的就是偷盗这一行有自己的规矩和行为准则。2019-08-09
劫富济贫应该是大盗的江湖规矩,让人尊敬的江洋大盗都是打击富人,不欺负贫穷的人,这样才能得到尊重。2019-08-09
比如说,清朝乾隆年间,秀州府崇德县有个县令叫章清,为官清正廉洁,盗贼抢东西后还把东西还回来了。2019-08-09
我觉得道亦有道指的就是劫富济贫。我觉得盗取那些贪官和伤天害理的人的财富。然后将这些财富分给贫苦的人。是很正义的。2019-08-09
虽然都属于盗贼,但是有自己的一套,有自己的行事准则、道德底线,讲究江湖道义,觉得自己属于侠士那一类吧。2019-08-0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25:2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据说,在春秋战国年间有一个江湖非常有名的大盗名叫盗跖,这个人不仅因为“盗”而闻名,更因为他坚持自己的原则而被大家认可,比如“圣”(估测屋里有多少钱财)、“勇”(一马当先进入房间)、“义”(最后一个离开屋子,为同伴善后)、“智”(根据情况判断是否动手)、“仁”(分赃要公平)等。...

  •  山海轩 盗亦有道的典故??

    出自庄子,外篇,箧第十 就是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 石达开诗:“大盗亦有道,诗书人所屑。”《新五代史·吴世家赞》:“呜呼,盗亦有道,信哉!”

  •  深空游戏 盗亦有道 之 “七不抢八不夺”

    柳下跖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黑帮头目,他与孔子辩论时,使孔子哑口无言,这个典故在“批林批孔”时期广为流传。柳下跖认为强盗的行为也有其道义和原则,包括圣明、勇敢、义气、明智、仁义等五条。所谓“七不抢八不夺”,是指在抢夺财物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七不抢包括:不抢临近的村子,不抢送信的人...

  •  温屿17 谈谈《盗跖》

    庄子在全书中不止一次提到盗拓,比如《胠箧》《在宥》。故事开始。柳下惠和孔子是朋友,季的弟弟叫盗跖。“盗亦有道”的典故就出自这位。盗拓的小弟问盗跖:“盗亦有道乎?”跖曰:“去到哪里,都有规矩和准绳。凭空推测屋子里有什么财物可以偷,这是圣明,身先士卒第一个冲进屋子里开头炮,这叫勇敢...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