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亦有道的历史典故

“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否则,是不可能的。庄子的原意是通过跖的谈话说明道无不在,爱情语录。后泛指为盗也自有其道理、规矩、办法。石达开诗:“大盗亦有道,诗书人所屑。”《新五代史·吴世家赞》:“呜呼,盗亦有道,信哉!”
盗亦有道的历史典故
《庄子·?箧》载,盗跖的门徒曾问他:“盗亦有道乎?”跖回答说,欲成大盗,必须具备五种才智与品德:“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否则,是不可能的。庄子的原意是通过跖的谈话说明道无不在,爱情语录。后泛指为盗也自有其道理、规矩、办法。石达开诗:“大盗亦有道,诗书人所屑。”《新五代史·吴世家赞》:“呜呼,盗亦有道,信哉!”2024-11-17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21:5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如今,人们说起“盗亦有道”,已不再是把这个人当“盗贼”看,而是更看重他身上那种行侠仗义的江湖豪气,比如历史上朱元璋时期的大盗方国珍,归顺朱元璋后,他在浙东海上阻截元朝的运粮船,沉重打击了元军的后勤,为促进朝代更迭出了一份大力 像这种,人们更愿意称其为“大侠”,而不仅仅是带着鄙夷色...

  • ”《新五代史·吴世家赞》:“呜呼,盗亦有道,信哉!”

  •  深空游戏 盗亦有道 之 “七不抢八不夺”

    柳下跖是春秋时期的一位黑帮头目,他与孔子辩论时,使孔子哑口无言,这个典故在“批林批孔”时期广为流传。柳下跖认为强盗的行为也有其道义和原则,包括圣明、勇敢、义气、明智、仁义等五条。所谓“七不抢八不夺”,是指在抢夺财物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七不抢包括:不抢临近的村子,不抢送信的人...

  •  山海轩 盗亦有道的典故??

    出自庄子,外篇,箧第十 就是小偷也有偷盗的道义,

  •  百度网友6468144 盗亦有道的意思是什么?

    盗亦有道(拼音:dào yì yǒu dào)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庄周《庄子·胠箧》。盗亦有道指盗贼也有其为盗的准则。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分句。成语出处 战国·庄周《庄子·胠箧》:“故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

其他歇后语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