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窬之盗历史典故

"穿窬之盗"是指一个历史典故,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盗贼技艺高超的盗贼。故事起源于《历代名画记》中的《谢安碑》。相传,在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谢安的高官在家中摆放了许多名贵的字画。一天,谢安外出时,家中发生了窃案,价值连城的字画被盗。谢安非常生气,迅速召集了家仆和警卫,进行搜查。但无论...
穿窬之盗历史典故
"穿窬之盗"是指一个历史典故,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盗贼技艺高超的盗贼。故事起源于《历代名画记》中的《谢安碑》。

相传,在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谢安的高官在家中摆放了许多名贵的字画。一天,谢安外出时,家中发生了窃案,价值连城的字画被盗。

谢安非常生气,迅速召集了家仆和警卫,进行搜查。但无论如何寻找,都没有找到贼人的踪迹。谢安感到十分沮丧,认为此次盗窃案件无法破案。

然而,就在谢安陷入困惑之际,一位出现在谢安家中的神秘人士自称是穿窬之盗,并自愿帮助谢安破案。

穿窬之盗告诉谢安,这位盗贼利用了家中一些布置不当的地方进行了犯罪。他解释说,盗贼利用了墙壁中的空隙,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穿越了墙壁,完成了盗窃行为。

穿窬之盗要求谢安重新安排家中的摆设,并指导警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监视,在合适的时机将盗贼抓获。

谢安听从穿窬之盗的建议,重新布置了家中的摆设,并派遣了警卫进行监视。没过多久,盗贼再次光顾了谢安的家。

这一次,盗贼为了避免被发现,按照原来的方法穿越墙壁。然而,警卫早已在穿窬之盗的指导下,准备好了,当盗贼试图从墙壁中穿出时,被警卫抓住。

穿窬之盗被称为"穿窬",是因为他以技艺高超的本领在墙壁中穿行。尽管他是一个盗贼,但他也是一个天才般的技艺者。

这个历史典故旨在告诉人们,即使是犯罪者也有自己的技艺和才华。同时也警示人们,要设置合适的防护措施,以避免类似的盗窃事件。2024-07-2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14: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穿窬之盗"是指一个历史典故,讲述的是古代中国的一个盗贼技艺高超的盗贼。故事起源于《历代名画记》中的《谢安碑》。相传,在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谢安的高官在家中摆放了许多名贵的字画。一天,谢安外出时,家中发生了窃案,价值连城的字画被盗。谢安非常生气,迅速召集了家仆和警卫,进行搜查。但无论...

  •  褚阳融澜 求“穿窬之盗”的解释

    chuān yú zhī dào穿:指穿壁;窬:通“逾”,从墙上爬过去。从墙上爬过去。指钻洞和爬墙的盗贼。《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典故出处 《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近义词 梁上君子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穿:指穿壁;...

  •  791058950 速求十个关于论语的四字成语

    〖穿窬之盗〗 成语典故: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道不相谋〗 成语典故: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语出《...

  •  世纪网络17 内荏外刚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典源 此处所列为「色厉内荏」之典源,提供参考。 《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1>,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2>也与!」〔注解〕(1)荏:音ㄖㄣˇ,柔弱、怯懦。 (2)穿窬之盗:超越围墙进入人家窃取财物的盗贼。 窬,音ㄩˊ,通「逾」,逾越。 见「穿窬之盗」。 典故说明 此...

  •  碧纱窗外莺啼XS 论语中四字成语有哪些

    《论语·颜渊》〖穿窬之盗〗 成语典故: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论语·阳货》〖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成语典故: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道不相谋〗 成语典故: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