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言而肥的成语故事食言而肥出自何处

1、成语“食言而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意为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2、故事典故:鲁哀公二十五年,哀公自越国归来,季康子与孟武伯在五梧迎接。郭重见二人,便告知哀公他们曾说过恶语。公宴于五梧时,武伯恶语相向,季孙为郭重辩护,称其因国事辛劳而肥。哀公回应:“频繁食言,岂能...
食言而肥的成语故事食言而肥出自何处
1、成语“食言而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意为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2、故事典故:鲁哀公二十五年,哀公自越国归来,季康子与孟武伯在五梧迎接。郭重见二人,便告知哀公他们曾说过恶语。公宴于五梧时,武伯恶语相向,季孙为郭重辩护,称其因国事辛劳而肥。哀公回应:“频繁食言,岂能不肥?”此次宴饮不欢而散,哀公与二子关系转恶。
3、译文:鲁哀公二十五年,哀公自越国返回,季康子与孟武伯在五梧迎接。郭重见二人,便告知哀公他们曾说过恶语。在五梧的宴会上,武伯讽刺郭重肥胖,季孙则称其因国事辛劳而肥。哀公回应:“经常不守信用,怎能不胖?”这次宴会,哀公与二子关系恶化。
4、成语“食言而肥”用来形容经常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利益的人。相对地,若表示坚决履行诺言,说话一定算数,即为“决不食言”。2024-12-20
球球词典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6:34: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51******81 食言而肥的成语故事

    1、食言而肥,汉语成语,拼音是shí yán ér féi,意思是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2、成语典故: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曰:“请饮彘...

  • 1、成语“食言而肥”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意为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2、故事典故:鲁哀公二十五年,哀公自越国归来,季康子与孟武伯在五梧迎接。郭重见二人,便告知哀公他们曾说过恶语。公宴于五梧时,武伯恶语相向,季孙为郭重辩护,称其因国事辛劳而肥。哀公回应:“频繁食言,岂能...

  •  谷艾文艺苑 食言而肥的故事

    “食言而肥”的故事源自春秋时代鲁国大臣孟武伯的事迹。故事背景:春秋时代,鲁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说话不算数,经常违背自己的承诺。故事经过:有一次,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也在受邀之列。在宴席上,孟武伯对另一位大臣郑重表示不满,便故意调侃他说:“郑...

  • 【成语解释】经常把说出来的话都吃下去,而变得肥胖。比喻经常说话都不守信用。语本《左传.哀公二十五年》。【成语典故】《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六月,公至自越。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季孙...

  • “这些信,你们就随波逐流吧!沉浮任由天意,我殷羡不做太守了,也不能失信于人,担任信使。”这两个故事均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和《世说新语》,都讲述了“食言而肥”的成语由来,意指一个人不遵守承诺,只图自身利益的行为。食言:违背诺言;而:并且;肥:变胖,这里指得到利益。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