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典故如下:- 背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实力和地盘,计划攻打邻近的虢国。然而,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必须借道虞国才能攻打虢国。虞国和虢国关系和睦,且山水相连。- 计策:晋献公的大夫荀息建议送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给虞国国君,以换取借道。荀息...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典故如下:- 背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实力和地盘,计划攻打邻近的虢国。然而,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必须借道虞国才能攻打虢国。虞国和虢国关系和睦,且山水相连。- 计策:晋献公的大夫荀息建议送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给虞国国君,以换取借道。荀息认为,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灭亡后,虞国也难以独存,因此美玉和宝马只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 结果:虞国国君贪图小利,接受了美玉和宝马,并答应了晋国的借道请求。然而,虞国大夫宫之奇识破了晋国的计谋,劝阻虞公无果后,带着家人离开了虞国。最终,晋国军队借道虞国,灭掉了虢国,随后又灭掉了虞国。
这个典故形象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即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一旦其中一方受到损害,另一方也会受到影响。
2025-01-22
球球词典 阅读 22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5:13: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典故如下:- 背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实力和地盘,计划攻打邻近的虢国。然而,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必须借道虞国才能攻打虢国。虞国和虢国关系和睦,且山水相连。- 计策:晋献公的大夫荀息建议送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给虞国国君,以换取借道。荀息...

  •  宜美生活妙招 唇亡齿寒是什么故事 唇亡齿寒出自哪个典故

    唇亡齿寒的故事讲述的是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阻虞君但未被采纳,最终导致虞国也被晋国灭亡的事件。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具体内容如下:故事背景:晋献公计划攻打虢国,但两国之间隔着虞国,需要向虞国借路。虞国大夫宫之奇深知虞、虢两国之间的依存关系,...

  •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在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攻打虢国,两次向虞国请求借路。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指出虢国是虞国的安全屏障,一旦虢国灭亡,虞国也将难逃厄运。他强调晋国的野心不可轻易助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宫之奇还引用了“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谚语来比喻虞、虢两国的关系。然而...

  •  翡希信息咨询 唇亡齿寒出自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具体信息如下: 出处原文:《左传·僖公五年》中提到:“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共虞、虢之谓也。” 典故背景:该成语源于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的大臣荀息建议通过赠送珍贵礼物给虞国国君,以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反对...

  •  翡希信息咨询 唇亡齿寒出自哪里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虞国政治家宫之奇。具体信息如下:出处背景:春秋时期,各国间战争频繁。虞国是一个小侯国,面临晋国侵略威胁。虞国大夫宫之奇是当时的精明政治家,他辅佐虞君并采取了联虢拒晋的策略,使虞国国势日益强大。故事经过: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欲进攻虢国,采纳了大夫荀息的计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