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的典故。以下是该典故的简短介绍:背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必须经过虞国的领土,于是他向虞国借路。虞公答应了晋国的请求。劝谏:三年后,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如果虢国灭亡,虞国也将难以保全,...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的典故。以下是该典故的简短概述:背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必须经过虞国。于是,晋献公向虞国借路。劝谏:虞国的大夫宫之奇看出晋国的野心,劝谏虞公不要借路给晋国,他说道:“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这就像是嘴唇和牙齿的关...
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在春秋时期,晋献公为了攻打虢国,两次向虞国请求借路。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指出虢国是虞国的安全屏障,一旦虢国灭亡,虞国也将难逃厄运。他强调晋国的野心不可轻易助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宫之奇还引用了“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谚语来比喻虞、虢两国的关系。然而...
唇亡齿寒的故事讲述的是晋献公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阻虞君但未被采纳,最终导致虞国也被晋国灭亡的事件。唇亡齿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具体内容如下:故事背景:晋献公计划攻打虢国,但两国之间隔着虞国,需要向虞国借路。虞国大夫宫之奇深知虞、虢两国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语“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典故如下:- 背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实力和地盘,计划攻打邻近的虢国。然而,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必须借道虞国才能攻打虢国。虞国和虢国关系和睦,且山水相连。- 计策:晋献公的大夫荀息建议送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给虞国国君,以换取借道。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