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德报怨”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 具体内容为:“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齐桓公与管仲:齐桓公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但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哪里?又有什么典故呢?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 具体内容为:“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
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齐桓公与管仲:齐桓公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但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管仲因此尽心效力国事,最终助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 蔺相如与廉颇:蔺相如因功被赵王重用,廉颇不服,扬言羞辱他。但蔺相如没有报复,反而一直躲着廉颇。最终感动了廉颇,使其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两人结为生死之交,共同支撑和维护着赵国的江山社稷。
这些典故都展现了历史上智者的容人肚量和仁者的博大胸怀,强调了用宽仁来回报伤害、用仁德来回报怨恨的美好品质。
2025-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37: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 具体内容为:“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齐桓公与管仲:齐桓公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但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

  •  小初数学答疑 以德报怨出自哪里。

    以德报怨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宪问》。“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用恩惠回报仇恨,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偏正式结构,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成语典故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

  •  校企律说法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以德报怨”的成语源自《论语·宪问》,原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有人对你施以不善,你用道德和教养去感化他,是否合适?孔子回答说,你若以德报怨,那么又如何报答那些对你有恩的人呢?孔子认为,应该用公正的态度...

  •  载酒买花长安道 以德报怨的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出处】: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举例造句】: 君子不念旧恶,以德报怨。 ★宋·崔鶠《杨嗣复论》【拼音代码】: ydby 【近义词】: 以直报怨、以礼相待、以德报德 【反义词】: 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用法...

  •  上海贡苒网络 以德报怨出自哪里。

    1. "以德报怨"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出自《论语·宪问》。2. 该成语的含义是用恩惠来回应别人的仇恨,表达了一种不记仇反而施恩的态度。3. 成语的结构是偏正式,带有褒义,通常在句子中作为谓语使用。4. 成语的来源与孔子有关,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5. 孔子...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