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子提倡的“以德报怨”,反映了一种宽容和退让的哲学,强调在冲突和不公面前保持平和与消极抵抗的态度。2. 孔子则倡导“以直报怨”,意味着在面对不公和伤害时,应该采取直接和正当的方式来应对,既不退缩也不纵容。3. 在历史典故“将相和”中,廉颇对蔺相如心生不满,而蔺相如选择避免直接冲突...
成语“以德报怨”出自《论语·宪问》。 具体内容为:“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恩惠回报别人的怨恨。典故主要有以下几个:- 齐桓公与管仲:齐桓公在与公子纠争位时曾挨过政敌管仲的一箭,但当他登上国君之位后,却以博大的胸襟宽容并重用了管仲。
以德报怨的典故有:《论语·宪问》。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有人问孔子:“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听后并没有直接做出回答,而是反问:“如果用恩德来报答怨恨,又该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所以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故...
以德报怨是一个成语,读音是yǐ dé bào yuàn,指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出自 《论语·宪问》。历史典故:梁楚之欢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白话文: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释义: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