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六二:谢鲲折齿

《晋书•谢鲲传》:“谢鲲字幼舆,陈国夏阳人也。……邻家高氏有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慠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注:挑:调戏。方织:正在织布。梭;织布用的梭子。折:打断,打掉。长啸:大声歌唱。啸歌:指...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六二:谢鲲折齿
【简介】本典出自《世说新语•赏誉》注引《江左名士传》,亦见《晋书•谢鲲传》。据传:谢鲲年少时,性格很游荡,有次因调戏一个正在织布的姓高的邻居的女儿,被这个姓高的女子用织布梭子打掉了两颗牙齿。可是他在人面前还自我解嘲说:“虽然没了牙齿,但仍不妨碍我高声唱歌和打口哨。”

谢鲲,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西晋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军。避乱渡江后,成为江州长史,受封咸亭侯。东晋建立后,曾劝阻王敦不要起兵“清君侧”,出任豫章太守,世称谢豫章。太宁元年十一月病逝于任上,时年四十三岁,获赠太常,谥号为康。

【出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南朝•梁•刘孝标注引《江左名士传》:“鲲,……高邻家有女,尝往挑之,女方织,以投梭,折其两齿,既归,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其不事形骸如此。”

《晋书•谢鲲传》:“谢鲲字幼舆,陈国夏阳人也。……邻家高氏有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慠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注:

挑:调戏。

方织:正在织布。

梭;织布用的梭子。

折:打断,打掉。

长啸:大声歌唱。啸歌:指打口哨。

不事形骸:指不计较身体上的某一缺陷。

〖释义〗①谢鲲因调戏高姓邻家的女儿,被这个女子用织布梭子打掉了两颗牙齿。后诗文中常见的“谢鲲折齿”、投梭折齿”、“幼舆折齿”、“折齿之惭”、“折齿”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谢鲲被他所调戏的那个高姓女子用织布梭子打掉两颗牙齿这件事,诗文中引用,泛指一个男子因调戏一个女子反被这个女子很很地侮辱了一顿之事,亦指一个男子向一个女子求爱而遭到了这个女子的无情拒绝。

〖释义〗②高氏女为拒绝谢鲲的引诱用织布梭子打掉了他的两颗牙齿。后诗文中常见的“投梭之拒”、“邻女投梭”、“投梭”、“掷梭”、“幼舆梭”等用典形式即本此而来,所言即指高氏女拒绝谢鲲的引诱用织布梭子打掉他的两颗牙齿这件事以及她所用的拒打谢鲲引诱的这把梭子,诗文中引用,表示女子严拒男子的求爱、求婚或引诱,用以颂扬她们坚守贞操的德行;又“防梭齿”这一用典亦本此而来,为牙齿的艳称。2022-07-16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21: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大文化17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七一:夫人蘅芜

    【蘅芜梦】明·顾贞观《朝中措·芜关有忆》词:“蘅芜梦冷惜分襟,橘浦饷愁深。”清·徐士俊《卜算子·次坡公悼超超韵为寒氏悼亡》词:“红泪几时消,素约谁人省,不寐缘何得,梦来一束蘅芜冷。”清·高珩《临江仙》词:“蘅芜好梦有遗香,哀蝉新曲咽,罗袂夜来霜。”清·顾列星《临江仙》词...

  •  得书文化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二:萧史弄玉

    ⑥秦楼:此当指凤台上所建之楼阁,称秦楼。⑦秦缪公:即秦穆公。缪,通“穆”。吹笙:弄玉善吹笙之说,此当为弄玉善吹箫之事别出一支。笙、箫虽是两种不同和乐器,但都属吹奏类。而弄玉吹笙之事,于元人以前亦有见引者,足可见此事由来已久,非赵氏杜撰。⑧蠃女:即指弄玉。弄玉姓嬴,故...

  •  梵之音文化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十:玉箫韦皋

    元·乔吉有《玉箫女两世姻缘》戏文,今存,乃敷衍此故事而成。这个故事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并作为典故在后世诗文中不断运用,常以“玉箫韦皋”、“玉箫韦郎”这两条用典借指有宿世姻缘的一对男女;以“玉箫女两世姻缘”、“再生缘”丶“玉环再生”、“留环”、“玉环约”等用典借指前生注定的...

  •  梵之音文化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二六:韩凭夫妇

    韩凭夫妇生死相恋的感人故事,后世流传很广,在文坛上影响深远,而且作为典故被后人在诗文中广泛运用,常用“韩凭夫妇”这一形式来表示一对恩爱至深、爱情生死不渝的夫妇,而以“相思树”、“连理树”、“连理枝”、“连理木”、“连理柯”、“连理”、“连枝”、“合欢树”丶“合欢枝”丶“连理花”...

  •  白露饮尘霜17 【康乐斋杂集】历代有名情爱典故系列之六:绣幕牵丝

    【简介】本典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相传:唐代宰相张嘉贞有女五个,想纳郭元振为婿,但又拿不定主意将那个女儿许配给他,于是便想了个办法,叫五个女儿各执一根红丝伸出帐外,然后让元振自己任意地牵一根,牵了谁的红丝就配以谁。元振大喜,便信手一牵,得他的第三个女儿的红丝...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