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典故与将相和中的什么人物有关?

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典故与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有关。怒发冲冠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语出】《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人物】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秦昭王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
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典故与将相和中的什么人物有关?
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典故与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有关。
怒发冲冠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
【语出】《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人物】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秦昭王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后派蔺相如带了和氏壁出使秦国。席上,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2021-08-09
和蔺相如有关。意思是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2021-08-09
怒发冲冠是指人发怒时头发竖了起来,把帽子都弄掉了,往往形容人非常气愤,脾气非常暴躁。在将相和,廉颇的性格就非常暴躁,所以与廉颇有关。2021-08-08
蔺相如。
怒发冲冠:愤怒得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愤怒到了极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2021-08-09
桐城路和冲冠的天空,我觉得像这样说是一各成员员有反馈的故事吧,毕竟这个冲关一路为红颜,这个典故还是比较清楚的2021-08-0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7:10:3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怒发冲冠是一个成语典故与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有关。怒发冲冠 【释义】形容愤怒到极点。【语出】《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人物】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秦昭王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赵王...

  • anonymous 将相和中的怒发冲冠许诺抵御同归于尽是什么意思?

    将相和中的怒发冲冠许诺抵御同归于尽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种政治策略。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常常发生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证国家的安全和稳定,一些政治家会采取怒发冲冠的豪情壮志,承诺抵御敌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这种做法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明智的政治决策,因为战争往往带...

  •  Love军鸽 邯郸成语典故谣: 价值连城和氏璧,怒发冲冠斗强秦。负荆请罪将相和

    怒发冲冠斗强秦---完璧归赵 秦昭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璧献给秦昭王。秦昭王大喜,把宝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昭王没有用城邑给赵国抵偿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红斑,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王把璧交给他,蔺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站定...

  •  橙子浅说娱乐 怒发冲冠源自谁的故事

    “怒发冲冠”源自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蔺相如原为宦者令缪贤的舍人。赵惠文王时,秦昭襄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却遭遇秦王背信弃义,蔺相如愤怒到了极点,头发都竖起来,顶着帽子。后来人们便用“怒发...

  •  饶颀0ex 成语怒发冲冠源于谁的故事

    成语怒发冲冠源于蔺相如的故事。怒发冲冠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为:“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王,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这段话的白话意思就是:蔺相如看到秦王根本没有按照约定给赵国城池的意思,所以就上前说:“大王,璧上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