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虽然熟记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战败的故事。背景: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大将,通晓兵法,英勇善战。赵括从小喜欢兵书,对兵法熟记于心,甚至能背诵如流,连赵奢有时也辩不过他。赵括的自信与自负:由于熟记兵法,赵括逐渐变得目中无人,自以为天下无敌,...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括虽然熟记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战败的故事。
背景: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大将,通晓兵法,英勇善战。赵括从小喜欢兵书,对兵法熟记于心,甚至能背诵如流,连赵奢有时也辩不过他。
赵括的自信与自负:由于熟记兵法,赵括逐渐变得目中无人,自以为天下无敌,不时在长者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华。然而,他的父亲赵奢却认为他只是在纸上谈兵,实战中并无用处,预言他日后领兵必败。
长平之战:在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中,赵括被赵孝成王任命为大将,接替了老将廉颇。他一到前线,就改变了廉颇的坚守策略,改为主动出击。然而,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和对敌情的准确判断,赵括的军队被秦军重重包围,最终战败。
结果:赵括在阵地上坚守了四十六天后被秦军战死,他带的四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极少数人得以生还。这一战役成为了赵国历史上的重大败仗,也验证了赵奢的预言。
寓意:纸上谈兵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践经验同样不可或缺。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2025-04-07
球球词典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5:56: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纸上谈兵说的是古代哪位将领的故事

    “纸上谈兵”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的故事。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之子,从小熟读《孙子兵法》等各类兵书,理论知识极为扎实,甚至在与父亲辩论军事问题时也不落下风。然而,赵奢深知儿子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曾预言“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

  • 四川翡希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

    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来如下:直接由来:纸上谈兵这一成语直接源于对战国时期赵国将领赵括的评价。赵括虽然熟读兵法,但缺乏实战经验,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行事,不知变通,最终导致赵军大败。历史背景: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后,在长平之战中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  翡希信息咨询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背景:公元前262年,秦赵两国在长平展开激战。秦军攻占野王,使得上党地区形势危急。韩军将领不愿投降秦国,选择将上党献给赵国。赵国派廉颇率军救援,但长平和上党均已被秦军占领,廉颇采取了坚守策略。起因:秦昭襄王在范雎的建议下,利用赵括的年轻和缺乏实战经...

  •  文暄生活科普 成语故事——纸上谈兵

    【典故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成语故事】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起用兵之道来滔滔不绝,便自以为天下没有人能比得上了。有一次,他和父亲赵奢谈论起指挥作战的事情来,赵奢也讲不过他,可也不夸奖他水平高。赵括的母亲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便问赵奢,这...

  • 纸上谈兵的故事记载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国有位大将赵奢,他多次立下战功,被封为马服君。他的儿子赵括从小学习兵法,谈论战争头头是道。然而,赵奢曾与赵括讨论过军事问题,赵括虽能言善辩,但赵奢认为他缺乏实战经验,只是纸上谈兵。赵括的母亲对此感到不解,询问赵奢原因。赵奢忧心忡忡地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