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师项橐的典故

孔子很好奇,于是询问小孩:“你为什么要在路中间玩耍,不躲开马车呢?”那孩子则伶俐的反问道:“从来只有马车躲避城池的,哪有人说城池要给马车让路的。这个国家的人们都说孔老先生是个学识渊博,知天文,明地理,是整个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今天看来实在是名不副实,传言夸大啊。”孔子被讽刺地不知...
孔子师项橐的典故
孔子相师的故事孔子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有一日,孔子带领着弟子们路过一处地方,孔子见到有一个孩子在路中间用沙土建造了一座“城池”把自己围在里面。
孔子很好奇,于是询问小孩:“你为什么要在路中间玩耍,不躲开马车呢?”那孩子则伶俐的反问道:“从来只有马车躲避城池的,哪有人说城池要给马车让路的。这个国家的人们都说孔老先生是个学识渊博,知天文,明地理,是整个天下最有学问的人。今天看来实在是名不副实,传言夸大啊。”孔子被讽刺地不知言语,于是问其姓名,那孩子回答自己叫做项橐。之后,孔子晃过神来,决定为难一下那小孩,给自己挽回一点颜面,结果孔子提出了一堆难题都被项橐一一解答。孔子冷静下来后,调整好心态对项橐俯下身子心服口服道:“有志不在年高,达者为先,我应该拜你为师。”孔子觉得项橐年纪小小就有渊博的知识,并且能言善辩,连自己也要甘拜下风。于是之后对弟子们训诫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治学当不矜不傲,对自己不如的人应该不耻下问。”这就是孔子相师,感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宋代的应麟编写《三字经》记载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2024-09-03
球球词典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9:26: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孔子师项橐的典故

    孔子师项橐的典故主要讲述了孔子虚心向一个名叫项橐的孩子学习的故事。以下是该典故的要点:事件背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带着弟子们路过一处地方,看到一个小孩在路中间用沙土建造了一座“城池”。孔子的询问:孔子好奇地询问小孩为何在路中间玩耍而不躲开马车。小孩伶俐地反问,指出马车应该躲避城池,并讽...

  • 于是之后对弟子们训诫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治学当不矜不傲,对自己不如的人应该不耻下问。”这就是孔子相师,感叹“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宋代的应麟编写《三字经》记载到:“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  丕脼蛨jx 昔仲尼,师项橐讲的是什么故事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

  •  深空游戏 孔子拜师中,孔子为什么要拜项橐为师

    这是孔子拜师的一些典故:《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

  •  暮年1851 师项橐的故事

    古时孔子曾拜七岁的项橐为师 古代的圣贤尚能如此,普通人更应勤奋地学习.一天中午饭后,父亲去锄地,项橐跟着玩儿。在地头的路上用小石头围了个圈,里面用薄板石盖了间小屋。正玩的高兴时,忽然从西南驿道上来了辆马车,上面坐着位长者,头挽髻,宽袖长袍。后面跟着一些弟子。驾车的便是那个人死冠不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