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孔席墨突的典故不仅描绘了孔子和墨子的勤奋形象,也成为了后世形容不断奔忙、积极进取的成语,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用“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这八个字,生动描绘了孔子和墨翟两位大儒的生活状态。这不仅表达了他们勤勉不倦的追求,更象征着他们的思想影响力广泛且持久,如同席子未曾完全暖热,炉火从未因频繁的使用而变黑,他们的足迹和智慧永远烙印在那个时代的史册之上。
”【孔不暖席墨不黔突】李吉甫《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然而孔不暇暖其席,墨不俟黔其突,何经营如彼?”【墨灶未黔孔席无暖】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天子命我,试守此邦。墨灶未黔,孔席无蚝,才临都尉之境,即有楼船之役。”【孔席】岑参《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
孔席墨突这一成语源自古代,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描绘了孔子与墨子两位先贤忙碌奔波的形象。孔子与墨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们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游历四方,积极倡导自己的理念。成语中的“孔席墨突”形象地描述了他们每到一处,都如同一阵风过,未坐暖席,灶突还未熏黑,便匆匆离去...
孔席墨突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孔子无黔突,墨子无暖席。”汉·班固《答宾戏》:“是以圣哲之治,栖栖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孔席墨突成语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为了鼓吹他的治国之道,经常到处游说。墨翟反对恃强欺弱的战争,呼吁平等互爱,经常奔走各个诸侯国,到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