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瘦腰’的典故是怎样由来的?

徐勉接信后就几次前来看望沈约,见沈约果真一次比一次瘦得厉害,就劝慰沈约不要过分忧虑。但是,沈约仍然生活在恐惧之中,腰身更是一天比一天瘦,这就是传说的“沈约瘦腰”。
‘沈约瘦腰’的典故是怎样由来的?
每次沈约去见太子,总是谈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后来沈约成为了太子家令,又兼任著作郎,历任中书郎等多种职务。
沈约不仅博通群书,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对史学还具有浓厚的兴趣。从20岁起,他用了整整20年时间,利用业余时间私自撰写了史书《晋史》,可惜这部书后来却不知去向了。梁武帝萧衍夺取了南齐政权后,建立了梁朝,史称南梁。梁武帝把灭齐有功的骠骑司马和征虏将军沈约任命为尚书,封为建昌侯,对他十分宠信。梁武帝在宫中宴请群臣,席间有一道菜是豫州进贡的栗子,肉厚味美。梁武帝兴致所至,就问沈约说:“关于栗子的掌故,卿知道多少呢?”“臣全都知道。”沈约未加思索便脱口而出。梁武帝也是个博学多才的皇帝,他看到沈约如此大言不惭,便说:“那我俩来比赛一下,看谁知道得多,怎么样?”沈约见梁武帝兴致勃勃,不敢扫了他的兴,只得答应。于是,梁武帝吩咐内侍取来笔墨锦笺,和沈约分别写了起来。两人都写好后,当场向参加宴会的大臣们揭示。结果,沈约所写的掌故比梁武帝少了3个。梁武帝十分得意,吩咐侍者斟酒,一连罚了沈约3大杯。宴会散后,有个大臣和沈约一起走出宫门,悄声问道:“沈大人素称博学,怎么会忘了那几个掌故呢?”沈约酒已半醉,笑了笑,随口答道:“皇上十分好胜,我如果不让他,还可以写出几个,那会把皇上羞死。”

沈约的话很快传到了梁武帝的耳中。梁武帝认为沈约这样说是贬低自己,犯上无礼,十分恼火。他本想把沈约下狱治罪,幸亏侍中徐勉是沈约的至交,极力加以劝阻,才使沈约免于身陷囹圄。徐勉把梁武帝要治罪的情况告诉了沈约,沈约十分懊悔自己的失言,知道自己已失去了宠信,便多次请求离京到外地去任职,但梁武帝不批准。沈约知道梁武帝不会放过自己,便整日处于忧虑恐惧之中。没过多少日子,他的精神终于崩溃了,经常疾病缠身,人也日益消瘦。沈约认为自己活不多久了,就写信给好友徐勉,说自己从上次宴会至今不过几个月时间,腰身已经瘦了好几寸,而且胳臂一个月也要瘦几分。以此推算,就知道自己也许不久于人世了。
徐勉接信后就几次前来看望沈约,见沈约果真一次比一次瘦得厉害,就劝慰沈约不要过分忧虑。但是,沈约仍然生活在恐惧之中,腰身更是一天比一天瘦,这就是传说的“沈约瘦腰”。
2020-01-02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56: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徐勉接信后就几次前来看望沈约,见沈约果真一次比一次瘦得厉害,就劝慰沈约不要过分忧虑。但是,沈约仍然生活在恐惧之中,腰身更是一天比一天瘦,这就是传说的“沈约瘦腰”。

  •  校易搜全知道 揭秘真实的“沈约细腰”可不是什么浪漫轶事

    沈月“沈约细腰”的典故出自《沈约传》,均刊于《梁书》《南史》。大意如下:沈约想当总理,大家都觉得合适,但梁武帝从来不允许。因此,沈约要求转会,但梁武帝拒绝了。于是沈约心灰意冷,想退隐故里,但又担心皇帝不满,于是写了一封信给徐勉,徐勉和他成了好朋友。信中说他年老多病,腰要减半个月...

  •  冰雹呼叫狍子 沈约瘦腰是怎样的,为何说是一大风流韵事?

    这本来是讲一个老头身体不好,身体每况愈下,差不多撑不住了的意思。后来,经过文人引申,在文学上多用于文人品性,含义就是病容憔悴、抑郁多疾的带有怜悯性质的贬义词汇。其实不是什么好词。当然,还有一层引申的意思。便指男女因为相思之苦,而茶不思饭不想,因而思念成疾,人憔腰瘦。后来,文人...

  •  血盟孑孑Bv205 沈约瘦腰的基本信息

    “沈约瘦腰”出自《南史·沈约传》,亦见《梁书·沈约传》。据传:沈约想告老辞职,于是借自已病老的事由,一次给徐勉写了封信,说自已年老多病,近百多天来皮带常紧,每月估计腰肢要缩小半分。《南史·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而帝终不用。乃求外出,又不见...

  •  星恩文化 【历史】沈腰潘鬓的沈和潘指谁

    腰带就要缩紧几个孔,用手握胳膊,臂围大概每个月要瘦半分。按这样推算,怎能支撑得很久呢?” 由此有了“沈约瘦腰”的典故。2、白发悲秋 潘安三十二岁仕途不顺使他那密云般乌黑的秀发添了几缕银丝,当时正值秋天他借古人宋玉、贾谊悲秋的典故写下了《秋兴赋》,后因以“潘鬓”谓中年鬓发初白。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