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楼兰诗词典故

【返楼兰】 唐·陈子昂:“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域。”【刺楼兰】 隋·薛道衡:“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斩楼兰】 唐·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破楼兰】 唐·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护楼兰返】 北周 ·庾信:“都护楼兰返,将军疏勒归。”【...
斩楼兰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 《汉书 ·傅介子传》:“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使译谓曰:‘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陈物示之。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其贵人左右皆散走。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来诛王,当更立前太子质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动,灭国矣!’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
释义用法 楼兰,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鄯善地区。汉昭帝时,龟兹、楼兰联合匈奴杀汉官员,傅介子出使西域,用黄金锦绣作诱饵,计杀楼兰王。后以此典表示胆略超人,立功异域。
用典形式
【返楼兰】 唐·陈子昂:“始返楼兰国,还向朔方域。”
【刺楼兰】 隋·薛道衡:“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斩楼兰】 唐·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破楼兰】 唐·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都护楼兰返】 北周 ·庾信:“都护楼兰返,将军疏勒归。”
【楼兰斩未还】 唐·杜甫:“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2022-06-1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16: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斩楼兰】 唐·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破楼兰】 唐·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都护楼兰返】 北周 ·庾信:“都护楼兰返,将军疏勒归。”【楼兰斩未还】 唐·杜甫:“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  谷艾文艺苑 楼兰:中国古典诗词常用典故之一,如王昌龄《从军行》

    典故来源:根据《汉书》记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常用指代:在古诗词中,诗人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象征意义:用“破楼兰”来象征建功立业,表达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杀敌报国的决心。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不破楼兰终不还”...

  •  阿暄生活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意思

    1. 诗句解析: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是一句富有激情和战斗意志的诗句。在这句诗中,“剑”是武器,象征着战斗和决胜的信心;“腰下”表明剑随时佩戴在身上,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战斗;“斩楼兰”则指明了敌人的位置,表明了决心和攻击的目标。2. ...

  •  陌禾ok 楼兰不足2万人,为何古人却常说破楼兰、斩楼兰?

    首先要将楼兰覆灭。其次,为了攻打北匈奴也需要从楼兰处过关,故在当时从军事角度来说,破楼兰是必要策略。汉代诗句中出现了多次对边塞诗的描写,其中最多被提及的就是“直斩楼兰”、"破楼兰"这样的词句,也是诗歌中的借代作用,有实虚之指。从西汉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一举突破对丝绸之路...

  •  鲜活且善良丶桃花654 楼兰是什么意思?诗词典故楼兰

    是否善于用典,是诗词高手与诗词爱好者的本质区别。 以下就是常见的典故。作为诗词写作者,不可不知。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从军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