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历史出处是《论语·八佾篇》,其中有关于季平子僭越使用天子规格乐舞队的典故。具体典故如下:- 背景: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周礼对不同等级的人演奏乐舞的行列有着严格的规定。天子可以用八佾的乐舞队,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只能用二佾。- 事件:鲁国的卿大夫季平...
“是可忍,孰不可忍”历史出处是哪里?其中有什么典故呢?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历史出处是《论语·八佾篇》,其中有关于季平子僭越使用天子规格乐舞队的典故。
具体典故如下:- 背景: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周礼对不同等级的人演奏乐舞的行列有着严格的规定。天子可以用八佾的乐舞队,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只能用二佾。- 事件:鲁国的卿大夫季平子,权重势大,实际上已控制了国君。他违反了周礼的规定,在自家的庭院里使用了六十四人的乐舞队,这是天子才能使用的规格。- 孔子的态度:孔子认为季平子破坏了周礼,对此表示愤怒,并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意思是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来形容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
2025-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20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0:24:4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历史出处是《论语·八佾篇》,其中有关于季平子僭越使用天子规格乐舞队的典故。具体典故如下:- 背景:在奴隶社会中,等级制度森严,周礼对不同等级的人演奏乐舞的行列有着严格的规定。天子可以用八佾的乐舞队,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只能用二佾。- 事件:鲁国的卿大夫季平...

  •  蓝韵生活馆 是可忍孰不可忍出处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原文为:“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这段话中,孔子批评了季孙氏在家中使用天子规格的舞蹈队列(八佾),认为这是对礼制的严重破坏。具体来说,《论语》记载了孔子对于当时社会上一些违背礼法行为的看法,“八佾”...

  •  百度网友eb6dfb8 “孰可忍,孰不可忍”是什么意思

    2、出处:《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说季氏,用八人排的舞乐队在庭院跳舞演奏,这是绝不能容忍的。3、拼音: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4、用法:复句式;作分句。

  •  翡希信息咨询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和出处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意思是: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具体解释如下: 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某种行为或现象的极度不满和无法容忍的态度。它强调了如果某种被认为是不当或错误的事情都能被接受,那么就没有什么不能...

  •  翡希信息咨询 《八佾篇》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的话“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正是他对礼制被践踏的强烈反应。总结:孔子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季孙氏僭越礼制的严厉批评。这体现了孔子维护礼制、强调等级秩序的儒家思想。在古代社会,礼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手段,孔子的这种态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