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之破釜沉舟的典故

随后,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前往救援巨鹿。楚军渡过漳河后,项羽下令破釜沉舟,表示决心已定、有进无退的决心。楚军将士因此士气大振,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终于大破秦军。此役不仅解了巨鹿之围,还沉重打击了秦军士气。两年后秦朝覆灭。楚军的英勇善战极大地提升了项羽的声望。战后他在辕门接见...
历史故事之破釜沉舟的典故
许多人面对挑战时总是犹豫不决,尚未行动便信心不足,这样的态度如何能够成功?唯有抱持破釜沉舟的决心,方能开辟出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这一成语源自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或许大家并不陌生,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吧。

秦朝末年,百姓不堪暴政,纷纷起义反抗。其中,陈胜、吴广、项羽与刘邦等人为反抗暴政而崭露头角。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在镇压陈胜、吴广起义后,又攻占了邯郸。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巨鹿,被秦将王离率二十万大军围困。面对如此困境,楚怀王派遣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救援。

然而,宋义却迟迟未能采取行动,甚至在长达四十六天里按兵不动。项羽对此深感不满,他向宋义建议:“秦军已包围巨鹿,形势危急,我们应迅速渡河与赵军内外夹击,定能击败秦军。”但宋义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应等待秦赵两军决战后再行定夺。他对项羽说:“战场上交锋你不如我,但坐镇营中出谋划策则你不如我。”

项羽反驳道:“军中无粮,你却按兵不动,不顾国家安危,不体恤士兵疾苦,怎堪为大将?”次日,项羽在朝会上拔剑杀了宋义,并自封为上将。此举震动了楚国,令诸侯为之震惊。

随后,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前往救援巨鹿。楚军渡过漳河后,项羽下令破釜沉舟,表示决心已定、有进无退的决心。楚军将士因此士气大振,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终于大破秦军。此役不仅解了巨鹿之围,还沉重打击了秦军士气。两年后秦朝覆灭。

楚军的英勇善战极大地提升了项羽的声望。战后他在辕门接见诸侯时威势赫赫令诸侯不敢直视。这段历史最终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用以形容决心之大、孤注一掷的态势。2024-12-28
球球词典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7-26 10:18: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历史故事之破釜沉舟的典故

    “破釜沉舟”的典故源于秦朝末年项羽领兵救赵的故事。具体来说:背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项羽和刘邦是著名的起义军领袖。公元前208年,赵王歇及张耳被秦将王离围困在巨鹿,形势危急。楚怀王派宋义、项羽领兵救援。事件起因:宋义在安阳按兵不动46天,项羽不满其不作为,最终杀掉宋义并...

  • 随后,项羽率领全部军队渡过黄河前往救援巨鹿。楚军渡过漳河后,项羽下令破釜沉舟,表示决心已定、有进无退的决心。楚军将士因此士气大振,以一当十,经过九次激战,终于大破秦军。此役不仅解了巨鹿之围,还沉重打击了秦军士气。两年后秦朝覆灭。楚军的英勇善战极大地提升了项羽的声望。战后他在辕门接见...

  •  阿暄生活 历史故事之破釜沉舟的典故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  谷艾文艺苑 历史文化探索:破釜沉舟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破釜沉舟的典故是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表示下定决心,为取得胜利准备牺牲一切。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下面是关于破釜沉舟的详细故事介绍:背景:秦朝末年,秦军包围了赵国的巨鹿,赵王向楚怀王求救。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但宋义畏惧秦军势力,...

  •  翡希信息咨询 破釜沉舟是谁的历史典故 破釜沉舟说的是谁

    破釜沉舟是项羽的历史典故。具体来说:故事背景: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典故内容:项羽为了表示决心,命令全军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以此激励士兵奋勇杀敌,不留后路。意义:这个典故体现了项羽不畏强敌、决一死战的决心和勇气。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