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似乎与墙有关的典故

最终,张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英。家人飞书京城,希望张英能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后,只是释然一笑。家人面面相觑,感到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将这首诗交给来人,命其快速...
问个似乎与墙有关的典故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的大院宅地都是祖上传下的产业,时间久远,原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算盘,两家的争执愈演愈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最终,张家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张英。

家人飞书京城,希望张英能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后,只是释然一笑。家人面面相觑,感到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将这首诗交给来人,命其快速带回老家。

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有些失望。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张家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

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条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后来,人们发现,这条巷子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然短小,却成为了两家和解的象征,也因此得名“六尺巷”。这个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人们传颂的佳话。2024-12-13
球球词典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3:55: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条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后来,人们发现,这条巷子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

  • 与城墙有密切关联的“留犊情深”、“刘仁赡死节守城”、“当面锣对面鼓”、“门里人”、“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美好传说,伴随各城流传至今。 1958年,寿县人民 *** 公布其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 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

  •  翡希信息咨询 千里修书为一墙的典故

    千里修书为一墙的典故源于清朝康熙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事件背景:该事件发生在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家乡。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双方各不相让。事件经过:张英的家人为了摆平此事,特意写信到京城求助于张英。然而,张英并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势去压迫邻居,而是回了一首诗...

  • 成语墙倒众人推典故的相关内容如下:1、墙倒众人推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其基本释义是在一个人失势或倒霉时,大家乘机打击他。这个成语的出处来自清朝著名作家曹雪芹的代表作《红楼梦》。2、在书中的一回中,原文写道:“罢了!好奶奶们;‘墙倒众人推’;那赵姨娘原有些颠倒;着三不着雨;有了事就...

  •  誉祥祥知识 千里修书为一墙的典故

    千里修书为一墙的典故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张英与邻居吴家的宅基地争执事件。核心事件:据《桐城县志》详细记载,这一典故发生在康熙时期,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张英的老家人在与邻居吴家关于宅基地的问题上产生了争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张英的家人特意写信到京城,希望借助张英的官威来...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