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典故的诗句

“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此句中的“亡羊路”典故源自《列子》,意味着人生道路上的相遇与错过,都是一种命运的安排。“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此句引用了“以沫相濡”的典故,比喻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同生存。“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此句中的“巫山云雨”典故,描绘了自然界的...
关于典故的诗句
在古诗文中,用典手法极为普遍,它不仅丰富了诗句的内涵,还增添了文学的魅力。例如:“三迁推孟母,一德表商臣。”这句诗中,孟母三迁的故事被用来赞美母爱的伟大,而一德则用来表彰商臣的品德。这样的用典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和事件,还传递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再如:“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肠总惹愁。”高山流水典故出自《列子》,常用来形容知音难觅,而侠骨柔肠则象征着侠士的豪情与柔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对侠士情感的向往。

“督亢图穷见宝刀,秦皇绕殿呼且逃。”此句引用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描绘了荆轲行刺时的紧张氛围,以及秦王的惊慌失措。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也反映了诗人对勇敢与智慧的赞美。

“别来已赋三秋句,久欲尊为一字师。”此句出自《全唐诗》,引用了“一字师”的典故,意指诗人对某人某事的评价,表达了对他人或事物的敬重。

“老我不乐思蜀都,人言嵩阳好隐居。”此句引用了“乐不思蜀”的典故,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

“相逢与相失,共是亡羊路。”此句中的“亡羊路”典故源自《列子》,意味着人生道路上的相遇与错过,都是一种命运的安排。

“无声但呀呀,以气相喣濡。”此句引用了“以沫相濡”的典故,比喻在困境中互相扶持,共同生存。

“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此句中的“巫山云雨”典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隐含了情感的波动。

这些诗句中的用典手法,使得诗句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空间。2024-10-31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3:55: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蓝韵文化传媒 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诗句高中

    以下是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诗句:1.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杜牧《赤壁》3.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 高适《燕歌行》4.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 佚名《金陵十三钗》5.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

  •  宜美生活妙招 有哪些用典故的诗句

    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典故:此句用了“易水送别”的典故,荆轲前往刺杀秦王时,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他送别,场面十分悲壮。诗句中描绘了援军赶赴易水的场景,红旗半卷,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典故:此句用了“临...

  • 1.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释义:怀念过去,空自吟诵听到的笛子曲调,回到故乡后,感觉自己像是被遗忘的落魄之人。2.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释义:庄子清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醒后对梦境感到迷惑;帝王思念春天,心中充满了对杜鹃鸟的寄托。3.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

  •  赛玖久生活日记 古代诗词中的十个文化典故(五)

    来源: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后来这首诗被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又因为曲调反复三次,故又称“阳关三叠”。执牛耳者 含义: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的人或组织。来源:古代诸侯订立盟约时,要每人尝一口牲血,立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