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典故典故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古诗词典故典故
1、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
《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
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2020-12-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17:1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中国古诗词中充满了典故,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以下三首诗,各自包含了令人回味无穷的典故。首先看《锦瑟》中的“庄周梦蝶”。李商隐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的故事,描绘了一种梦幻而又迷幻的意境。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梦中翩翩起舞,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而梦醒后...

  • 36个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解析如下:咏絮才:称赞女子善于吟咏,出自东晋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拟雪花飞舞的典故。比翼鸟、连理枝:比喻恩爱夫妻,前者源于鹣鹣鸟必须两只在一起才能飞的传说,后者指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莼鲈:指家乡风味,象征思念家乡、弃官归隐之情,出自《晋书》中张翰因...

  • “吓雏”一词则常用来描绘傲慢的态势,如鲍照的“饥鹰厉吻,寒鸱吓雏”,形象生动。而“吓梁国”则被用作警告,如吴伟业的“腐难吓梁国”,提醒人们警惕被卑劣之事所吓倒。这些典故在古诗词中,不仅丰富了表达,也体现了古人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如果你对这些典故和更多古文诗词感兴趣,可以...

  •  武汉誉祥科技 运用典故的诗句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句诗借用了项羽的典故,寄寓了对英雄人物东山再起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梦幻与现实,庄周与望帝的交融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借助庄子梦蝶的寓言和蜀国望帝杜宇的传说,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与现实苦闷的交织,意境深远。古诗词...

  • 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典故有:1.汗青 古时写字的竹简,需先用火烧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2.楼兰 汉代,楼兰国经常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用计斩杀楼兰王,故“...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