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三字经中典故那个印象最深刻,得到什么启明

三字经中典故印象深刻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等故事。1、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家里贫困,母亲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够成才。孟子小的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有样学样,孟子就...
谈一谈三字经中典故那个印象最深刻,得到什么启明
三字经中典故印象深刻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等故事。
1、孟母三迁的故事。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他年幼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家里贫困,母亲对他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够成才。孟子小的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有样学样,孟子就跟着学了一些拜祭之类的事情。
他的母亲认为,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就将家搬到集市边,孟子耳濡目染,就学习一些怎么做买卖和杀猪之类的事情。他的母亲又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对儿子的读书有影响,又把家搬到了学堂旁边,孟子学到很多礼节,感受到文人的生活,他长大后,学成了六艺,成为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五子登科的故事。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窦燕山出生在五代时期,相传他三十岁前作恶多端,到三十岁时还没有孩子。有一天,父亲托梦,让他悔过向善,或可以改变命运。他突然就醒悟了,将父亲的话谨记在心,多做善事好事,帮助别人,对自己严格要求,生活很节俭。他后来生了五个儿子,他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了榜样,通过严格要求,五个儿子都成才了。

3、孔融让梨的故事。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小的时候,非常聪明,勤奋好学,而且懂得谦让。在他只有四岁的时候,一次家里分梨,他把大的梨让给哥哥,自己拿最小的,对兄长非常尊敬和友爱。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的品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23-03-09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7:46: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kmb854 说说《三字经》中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或典故,你是如何理解的?

    在《三字经》中我印象最深的句子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想当年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好好读书,曾经三次搬家。孟子不认真学习,孟子的母亲就用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的方法来教育他学习。

  • 《三字经》里的十个典故 一、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三字经》中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问家,他最先是住在墓地旁边,常和小伙伴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学大人跪拜、哭叫的样子。孟母觉得那个地方不适合给孩子居住,于是就...

  •  欢乐颂1718 三字经读后感

    寒假,我有幸读了老师推荐的《三字经》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孟母教子》 孟子长大了,上学了,可她常常逃课,母亲知道了,没骂她,把她的布剪断了。孟子问母亲为什么,母亲告诉他:"学习像织布,不是一天织成的。"小孟子从此努力学习刻苦,专心致志。我觉得,孟母很会教育孟子,同时也教育到了我,让我明白了学习不能三...

  •  影视达人17 《三字经》读后感

    “孟母三迁”这个典故说的是孟母为了让孟子专心致致的学习,三次搬家,看到孟子不好好学习,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这个故事不但让我懂得了学习环境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还让我懂得了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孔融让梨” 这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四岁时就知道了把大梨送给哥哥,把小梨留给自己,让我懂得了尊敬长辈和尊敬...

  •  哲哥聊历史2333 五年级读《三字经》有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曹操四子的故事。传说曹操有四个儿子,他们分别是曹植、曹丕、曹彰、曹冲。这四个人虽然是亲兄弟,但性格各异,又不像亲兄弟。曹植才高八斗、憨厚老实,喜欢吟诗作画,才华横溢。曹丕*诈、贪婪,占有欲很强。攻城时,曹丕总第一个冲进城去。可是他既不是来带将士冲杀,又不是...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