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晏正字《三字经》典故

刘晏正字《三字经》典故 《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
刘晏正字《三字经》典故
刘晏正字《三字经》典故
  《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这时刘晏被唐玄宗诏于楼中,“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玄宗目视刘晏发问,“正字,正得几字?”刘晏答道:“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的'字谏。接着贵妃又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诗。刘晏应声吟道:“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博得了唐玄宗、杨贵妃和嫔妃等人的一片赞颂。为此,唐玄宗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
  刘晏少年时期十分勤学,少年时期才华横溢、名噪当时。宋代王应麟在他的《三字经》里写道:“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把他树立为当时青年才俊学习的榜样。
;2022-07-0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5:22: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字经》: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刘晏(约公元716—780),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是唐代著名的理财家。刘晏七岁举“神童”,八岁时唐玄宗封泰山,因献《颂》,授太子正字,据《东明县志》记载,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

  •  刚阳文化 《三字经》44. 唐刘晏,方七岁

    唐刘晏 ,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 有为者,亦若是。白话 :唐玄宗时,有一个叫刘晏的小孩,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做负责刊正文字的官。刘晏虽然年纪小,却已经做了官。你们尚处幼学阶段,只要勤勉努力也能达到。凡是立志有所作为的人都是这样...

  •  那拉香薇520 唐刘晏 方七岁 举神童 作正字 这个故事是什么

    是三字经里的故事,唐代的刘晏,才七岁时,被选为神童,八岁就做了太子府的文字典籍方面的校对官。刘晏与杨炎脱颖而出,成为唐王朝锐意革新、善理财政、改革税赋的杰出代表。

  •  文暄生活科普 刘晏:三字经里的神童,7岁入朝官至宰相,最终却蒙冤屈死!

    刘晏,生于公元716年的曹州,一个成功出生。在当时,数百万新生儿中,能健康成长者大多默默无闻,但刘晏的与众不同之处,源自于他那惊人的天赋。他被《三字经》誉为神童,年仅七岁即入朝为官,展现了非凡的才能,激励后人努力学习。唐玄宗举办全国作文大赛,刘晏以一篇文采飞扬的颂文脱颖而出,赢得了...

  •  对教育的思考 当官都是大人的事情,唐代的刘晏为什么能在七岁能当官?

    一、七岁神童——刘晏《三字经》中有一句是:“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这句话说的是唐代一个名叫刘晏的神童,因为好学,七岁就当了官,并勉励大家向他学习。刘晏,字士安,唐代曹州南华人,据史书记载,刘晏从小就非常聪明,又能勤学好问,所以很小...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