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快走。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魋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魋,感恩对手;2、子路问孔子:“君子...
孔子最经典的轶事典故包括:学无止境:孔子学琴时,并不满足于表面的掌握,而是不断钻研,直到能从乐曲中感悟到文王的形象。这体现了孔子深入学习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两小儿辩日:两个小孩争论太阳何时近,连博学的孔子也无法判断,这说明了认识自然、探求真理需要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同时也表明学无止境,...
于是,孔子站起身来,言称方才梦见先祖,需先自行食用干净饭菜,再予先人享用。颜回闻言,连忙解释,实则是煮饭过程中碳灰落入锅中,米粒被污染,丢弃可惜,故自行食用。孔子听后,不禁感慨万分:“眼之所见,亦未必可信;心之所感,亦难保无误。世人欲识人心之真伪,何其难也!”此典故不仅...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苦的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
无心治国;官吏好赌,误公事;农民好赌,误农时;学者好赌,忘诗书;孩童好赌,应受罚。赌博无聊,何必学之?”孔子听后,由赞赏转为敬佩,拜项橐为师。七岁的项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此举被天下人称赞。项橐虽小,却以智慧和见识赢得了孔子的尊重,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