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自哪个典故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这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对垒汉中,两军相持不下。由于连日阵雨,粮草将尽,曹操心生退意。当士兵询问晚间口令时,曹操正看着碗中的鸡肋,便随口答道“鸡肋”。主簿杨修听到这个口令后,认为曹操这是...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自哪个典故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这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对垒汉中,两军相持不下。由于连日阵雨,粮草将尽,曹操心生退意。当士兵询问晚间口令时,曹操正看着碗中的鸡肋,便随口答道“鸡肋”。主簿杨修听到这个口令后,认为曹操这是在表达战事进退两难的困境,于是开始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后来曹操以蛊惑军心的罪名斩了杨修,但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成语却流传了下来。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放手又舍不得,形容人处于进退两难、犹豫不决的境地。

2025-02-05
球球词典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1:40:1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的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以下是关于这个典故的详细解释:1. 典故由来: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对峙于汉中,两军相持不下。曹操因连日阵雨、粮草将尽且无法取胜而心情忧虑。此时,士兵询问晚间口令,曹操正看着碗中的鸡肋思考进退之计,随口答道“鸡肋”。 主簿杨...

  •  武汉誉祥科技 三国演义原话中的鸡肋,到底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还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是《三国演义》中杨修所说,而“食之无肉弃之可惜”则是我们现代的理解。这里的“有味”在现代汉语中可以解释为“可惜”,但语法层面却不能直接等同。杨修之所以用“鸡肋”这个词,是因为鸡的肋骨多肉少,吃它,没有多少肉可吃,但扔掉它,又觉得可惜,因为它的味道很好。这里的...

  •  cn#auakVVBQBB 食之有味,弃之可惜.这句话对吗?

    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原文出自《三国志》。《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在汉中大战,曹操连吃败仗,却又不甘心就此撤兵。正在曹操犹豫是否要撤兵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曹操吃的晚饭是鸡肋,于是曹操感慨:眼下的情况就如这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恰巧一军士进来问曹操今晚的口令,曹操正在纠结,口中念叨...

  •  小可乐V9 请问杨修的那句描写“鸡肋”的那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怎么来的?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34岁。貌似找挂......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出自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典故。这个典故源自《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描述了刘备在攻取益州之后,因为某些原因,打算放弃益州,撤离荆州。这时候,刘备的谋士庞统向他进言,建议他不要轻易放弃益州,说:“益州国家所倚,若弃之去,吾势危矣。今且权留,视势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