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有什么典故 关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出处

1、这个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原话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人所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2、“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的意思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无可奈何。3、典故的由来主要如下:当时,...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有什么典故 关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出处
1、这个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原话为: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人所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的意思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比喻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此放手又舍不得。也形容进退两难,犹豫不决,无可奈何。

3、典故的由来主要如下:当时,曹操与刘备对峙汉中,两军相持不下。曹操见连日阵雨,粮草快要吃完,又无法取胜,心情十分忧虑。这时,士兵来问晚间的口令是什么,曹操正呆呆看着碗内鸡肋思想进退之计,便随口答道:鸡肋!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主簿杨修那里,他自作聪明,怂恿兵士们收拾行装准备撤兵。士兵问为什么,杨修说:鸡肋啊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如今丞相进不能取胜,恐人耻笑,明天一定会下令退兵的。于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军心之名砍了杨修的头。2022-07-05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28: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哈罗哈罗123jY 鸡肋为何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请给出历史依据回答。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作者是西晋的陈寿。典故如下: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

  •  浩星承平5T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在爱情中是什么意思?

    曹操称之为"鸡肋",也就是说:吃到嘴巴里没什么味道,但是丢弃了有很可惜丶舍不得扔掉。也比喻在爱情中男女双方互相牵伴,互相照顾难免日久生情,产生了一定的感情的升华,在相处久了以后,难免对对方有点腻歪了,所以就像(鸡肋)一样,舍不得放弃 ...

  •  虎钤 杨修对鸡肋的说法我听过两种,一种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另一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原话是?

    原话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原文:修曰:“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 意思是: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

  •  翡希信息咨询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什么意思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是:吃起来没有什么味道,扔掉又有点可惜。它通常用来比喻以下几种情况:事情进行下去没多大必要:就像鸡肋一样,继续做下去可能不会有太多收获或成果。就此放手又舍不得:虽然鸡肋没什么味道,但直接扔掉又觉得之前付出的努力或投入都白费了,因此舍不得放手。形容进退...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是中国的一句俗语,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者某个人对自己来说没有太大的用处或者价值,但是放弃又觉得有些可惜或者不甘心的状态。这句话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吃桃子,于是他种了一棵桃树。经过精心照料,桃树终于结出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