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颐和园的典故趣闻

鲜为人知的颐和园趣闻 祝寿祈福,翁山易名 万寿山的命名,是在230多年以前,乾隆为他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时决定的。万寿山原名翁山,相传有一老人在山麓曾挖出一个石翁,所以取名翁山。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石翁遗失了,但翁山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着。公元1494年(明朝弘治七年),皇帝的乳娘助圣夫人...
关于颐和园的典故趣闻
鲜为人知的颐和园趣闻

祝寿祈福,翁山易名

万寿山的命名,是在230多年以前,乾隆为他母亲“孝圣”皇太后祝寿时决定的。万寿山原名翁山,相传有一老人在山麓曾挖出一个石翁,所以取名翁山。到了明朝嘉靖年间,石翁遗失了,但翁山这个名字却一直流传着。公元1494年(明朝弘治七年),皇帝的乳娘助圣夫人罗氏,曾在翁山之阳背山面水修建了一座规模不小的圆静寺,其旧址即今日颐和园内排云殿所在的地方。公元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正值“乾隆盛世”,这一年正好是乾隆的母亲钮祜禄氏“孝圣”皇太后60岁生日,乾隆为了表示他的一片孝心,于这一年将翁山改为万寿山。

慈禧游湖,荷灯点缀

慈禧重修颐和园后,昆明湖备有大小龙舟数艘,专供慈禧游湖消夏。每次乘船至昆明湖时,她先到南湖岛上的龙王庙烧香拜佛,以求龙王保佑她水上游玩平安。尤其是夜游昆明湖,根据季节的不同,在湖中放置大量的荷灯,并用荷灯组成不同的图案,长廊和沿湖岸一线的石栏杆上都要挂上各种花灯。千万盏灯笼上下辉映,人在湖中巡游,观赏园中夜景,长廊似飞龙展姿,湖面像龙宫放彩,确实十分有趣。1924年,颐和园辟为公园后,先后在昆明湖中增设了一些普通游船,供一般游人乘坐游览。

排云而出,寿协仁符

“排云”二字出自晋朝诗人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诗句。排云殿比喻似在云雾缭绕中的仙山琼阁正排云而出,神仙即将降临。此殿是在大报恩延寿寺遗址上修建的。慈禧修颐和园时准备把排云殿作为她的寝宫,但是在落成时,据说慈禧得了一场病,她考虑到排云殿上边就是佛香阁,佛门净土,怕靠得太近触怒了佛祖,才把乐寿堂建成了常年居住的寝宫,而排云殿只是每年十月做寿时使用。十月初十,慈禧皇太后万寿庆辰,皇上要早起到排云殿行礼,慈禧身着礼服从乐寿堂上轿,经长廊到排云殿下轿步行到东暖阁休息。

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有很多名胜。十七孔桥旁边的铜牛尤其吸引着中外游客,无不为它的精美造型和栩栩如生的神态赞不绝口。

关于这头铜牛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哩!话还得从慈禧太后扩建颐和园时谈起。

慈禧建颐和园时,她想学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下手谕: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天河,八方亭和龙王庙一带便是人间了。既然有天河,当然就还要有牛郎和织女了。于是在八方亭下面的昆明湖边上,安置了一头铜牛,用来象征牛郎;在石舫的旁边又建了一座织女亭。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扭向西北,正冲着织女亭所在的方向。以昆明湖为界,形成了左有“牛郎”右有“织女”的阵势。

从此以后,这头“铜牛”就这样朝朝暮暮望着“织女”。有一年的七月七,也就是天上的牛郎会织女的日子。这头铜牛突然活了。它离开了原来的位置,一步一步地走到湖里,然后朝着织女亭的方向游过去了。怎奈昆明湖太大了,这头铜牛游到一半便沉到了湖底下,再也出不来了。

有人将这件奇事禀报了慈禧。她起初不信,亲自到十七孔桥一看:铜牛果然不见了。怎么办?“天河”边不能没有牛郎呵!于是又派人仿照过去的铜牛赶制一只,安在原来的地方。怕它还会跑,又用铁链子将它锁上。

赶到了第二年的七月七,这第二头铜牛又动了起来,眼看铁链子也锁不住了。慈禧忙差手下几个保镖的壮汉前去将它拉住。这几个壮汉用尽全身力气拼命拽着“牛”尾巴。由于用力过猛,“咔嚓”一声,尾巴拉断了。这时候又有人找来了更粗的铁链子,七手八脚总算将铜牛锁住了。从此昆明湖边上便留下了一只断了尾巴的铜牛。不过,这已经是第二只了。头一只呢?至今还在昆明湖底下哪!2007-04-15
铜牛不活的,肯定是乱说的2018-10-30
颐和园的文学作品:诗歌,诗词,著名的优美画作2020-05-16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03: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有很多名胜。十七孔桥旁边的铜牛尤其吸引着中外游客,无不为它的精美造型和栩栩如生的神态赞不绝口。关于这头铜牛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哩!话还得从慈禧太后扩建颐和园时谈起。慈禧建颐和园时,她想学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下手谕:颐和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象征天宫,昆明湖好比...

  •  孤菲仁C 颐和园的传说或小故事,要短一点,急!!!

    1、颐和园也会长个儿 乾隆时期的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和光绪年间重修的颐和园一对比发现,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变矮了,也有增高的,德和园大戏台就是增高的一个。原先这里是一个四合院,是一层的戏台,它名字叫怡春堂。但到慈禧统治时期,这里就成为她的专用戏楼,她嫌原先的一层戏台太小了,限制...

  •  安艺洋123 颐和园的故事

    转眼功夫,鬼子们屁滚尿流地逃出了颐和园。 砸智慧海的洋鬼子真叫阎王爷拿了去了吗?不是,哪有阎王爷呀!他们是被人杀的。那是一些练过武术的村民,都在颐和园附近住家,他们看洋鬼子在颐和园里边儿烧杀抢掠,实在气愤不过,就假装成鬼神模样,把砸智慧海的洋鬼子送上了西天。 8.瓮娘娘坟与佛香阁 元世祖忽必烈的正宫...

  •  武汉誉祥科技 颐和园趣闻目录

    在颐和园的湖畔漫步,感受岁月的流转。《长生殿》中的太监,似乎仍在诉说着宫廷秘事。一尊巨大的铜佛像的发现,更添神秘色彩。然而,许多遗址仍静静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衰落。重建的景明楼,重新焕发活力,人们在湖边静心研读,历史与现代在此交融。《耕织图》的修复,见证了传统技艺的传承。颐和园,这座活...

  •  翡希旅行日记 颐和园的传说什么

    《“中华第一车”趣闻》:关于颐和园内一辆特殊车辆——“中华第一车”的有趣故事。《光绪题金匾》:讲述了光绪皇帝为颐和园某处题写金匾的经过和背后的意义。《慈禧看戏》:描述了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内看戏的情景和相关传说。《谭叫天饮恨德和园》:讲述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德和园的一段不幸经历。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