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还有一个“卿蛆甘带”的典故。卿蛆即蜈蚣,带是大蛇,典故意思是大蛇被蜈蚣吸食精血而亡。在当时,岭南多大蛇,长数十丈,专门害人。当地居民家家蓄养蜈蚣,养到身长一尺有余,然后放在枕畔或枕中。假如有蛇进入家中,蜈蚣便喷气发声。放蜈蚣出来,它便鞠起腰来,首尾着力,一跳有一丈来高,...
《庄子》中还有“卿蛆甘带”之语,可见古人认识蜈蚣制蛇,还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在我国古代可能有一种能够制蛇的大蜈蚣。
这数十丈长、斗来大的东西,反缠死在尺把长、指头大的东西手里,所以古语道“卿蛆甘带”,盖谓此也。 汉武帝延和三年,西胡月支国献猛兽一头,形如五六十日新生的小狗,不过比狸猫般大,拖一个黄尾儿。那国使抱在手里,进门来献。武帝见他生得猥琐,笑道:“此小物何谓猛兽?”使者对曰:“夫威加于百禽者,不...
二月二龙抬头,蜈蚣蝎子都露头。蜈蚣在周代编著的《尔雅》里,就有“蒺藜”、“鲫蛆”的记载,这是最早的关于蜈蚣的记载。在《庄子》里又有“螂蛆”、“甘带”的记载。蜈蚣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的《广雅》里,该书指出:“螂蛆吴公也”。其属于虫类,便以“虫”字为偏旁。《名医别录》中有“蜈蚣...
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虮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 犹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啮缺曰:"子不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