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材出处典故

而到了明代,文学家宋濂在《序》中,更是自省道:“窃自叹赋才暗劣,规规方圆中日蹈古人轨辙,不敢奋迅吐一奇崛语。”他感慨自己文学才能平庸,只是循规蹈矩地跟随古人的脚步,不敢尝试创新,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综上所述,无论是苏轼、王安石还是宋濂,都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才能的大小并非绝对,...
赋材出处典故
宋朝时期,文学巨匠苏轼在《追和林子中寄文与可》一文中提出:“赋才有巨细,无异斛与斗。”这一论断表明了文学才能不论大小,就如同斛与斗计量粮食一般,没有本质的区别。

宋朝的另一位杰出文人王安石,在《上运使孙司谏启》一文中,反思了自己的文学才能:“顾赋材之艰拙,借容德之庇存。”他坦诚地认识到,尽管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显得笨拙,但通过积累道德品质,依然能够得以保存和发展。

而到了明代,文学家宋濂在《序》中,更是自省道:“窃自叹赋才暗劣,规规方圆中日蹈古人轨辙,不敢奋迅吐一奇崛语。”他感慨自己文学才能平庸,只是循规蹈矩地跟随古人的脚步,不敢尝试创新,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

综上所述,无论是苏轼、王安石还是宋濂,都深刻地认识到文学才能的大小并非绝对,关键在于个人的努力、积累和创新。他们通过各自的经历,阐述了文学创作中关于才能、勤奋、创新的重要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2024-08-27
球球词典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9:02: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蓝韵生活馆 横槊赋诗出处

    总的来说,“横槊赋诗”出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这一典故通过曹操的壮举,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军事家和诗人的风采,同时也成为后世文学创作中的重要素材。

  •  起航知识小百科 “赋以寄之”的出处是哪里

    “赋以寄之”出自宋代辛弃疾的《八声甘州》。“赋以寄之”全诗《八声甘州》宋代 辛弃疾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

  •  湖北倍领科技 “蔡邕作静情赋”的出处是哪里

    “蔡邕作静情赋”出自魏晋陶渊明的《闲情赋》。“蔡邕作静情赋”全诗《闲情赋》魏晋 陶渊明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

  •  湖北倍领科技 “殷勤为赋”的出处是哪里

    “殷勤为赋”出自宋代辛弃疾的《贺新郎(赋海棠)》。“殷勤为赋”全诗 《贺新郎(赋海棠)》宋代 辛弃疾 著厌霓裳素。染胭脂、_罗山下,浣沙溪渡。谁与流霞千古酝,引得东风相误。从臾入、吴宫深处。鬓乱钗横浑不醒,转越江、划地迷归路。烟艇小,五湖去。当时倩得春留住。就锦屏一曲,种种...

  •  念水彤4c 刻烛赋诗的成语典故

    【击钵催】 宋·陈师道:“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刻官烛】 明 ·高启:“讲罢分御羹,吟成刻官烛。”【刻烛赋】 元·耶律楚材:“刻烛赋成无字句,按徽弹彻没弦琴。”【吟烛忧尽】 宋·刘筠:“吟烛唯忧尽,杯筹岂易防。”【刻烛赋诗】 宋·陆游:“刻烛赋诗空入梦...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