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故:北弥陶牧,西接昭丘。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秦兮。庄舄显而越吟。俟河清其未极。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2、北弥陶牧:北接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弥:接。.陶牧:春秋时越国的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来到陶,自称陶朱公。3、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
《登楼赋》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这些典故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表达力,也使情感更加深厚。其中“北弥陶牧,西接昭丘”两句,通过描述地理位置,暗喻了作者未遇明君的处境,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中的明君贤相的期盼。“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一句,借孔子在陈国时的遭遇,表达了作者虽身处困境,但依...
1.北弥陶牧 2.西接昭丘,这两个典故暗示作者未遇明君的困难处境。3.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4.钟仪幽而楚秦兮 5.庄舄显而越吟,这三个典故证明人们的思乡之情。不因穷困或者显达而改善,说明作者有强烈的思乡心情。6.俟河清其未极 7.惧匏瓜之徒悬兮 8.畏井渫之莫食,这三个典故说...
作品出处:《登楼赋》是东汉末年文学家王粲的作品,创作于王粲南下投靠刘表时,即建安九年。典故及出处: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典故: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途径陈国,因陈国断粮而有归欤归欤的感叹。出处:《论语·公冶长》。钟仪幽而楚奏兮:典故:春秋时期楚国的乐官钟仪被晋军俘虏,晋侯...
3、“扁舟”乃是暗用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辞爵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4、最后两句则用《庄子•秋水篇》中的典故表达自己的愤懑、抑郁之情,说自己抱有大志,却为追逐名利的世俗所猜忌。整体赏析 此诗首二句登楼即景:登上高耸百尺的安定城楼,远处绿杨树边的洲渚尽收眼底。按泾州城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