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矶,韦昭激情高歌,倾诉对先贤的敬仰与对历史的敬畏。这段历史的生动描绘,便是那流传至今的《伐乌林赋》,它是最早详细介绍赤壁之战的珍贵文献,承载着一段不可磨灭的三国往事。
〖赤体上阵〗 成语典故: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下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9回〖才望兼隆〗 成语典故: 今卿亦须荐一才望高隆者,代卿为妙。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残贤害善〗 成语典故: 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3. 黄州说:还有一说认为赤壁在今武汉以东地带。唐朝杜牧和北宋苏轼都把黄冈(古黄州)西北的赤鼻矶(今「东坡赤壁」)视为赤壁,因为此地岩壁垂直,一片红色,宛若烈火烧过一样。苏轼《前赤...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
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草船借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