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这个典故讲述了宋之问、东方虬与女皇武则天之间的故事,展示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才华比拼,以及武则天对文学的重视与公正评判。锦袍作为奖品,不仅象征了文学成就,也寓意着对才华的肯定与尊重。这个典故不仅反映了唐代文坛的繁荣,也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
1、石楼:武则天“香山赋诗夺锦袍”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武则天在洛阳称帝,非常钟情于伊阙山水,也很喜欢位于其中的清幽雅致的香山寺,她经常在香山寺中石楼坐朝(据〈大唐传载〉记述)并在石楼留下了千年为人们所传颂的典故“香山赋诗夺锦袍”,在一次春游香山寺时,武则天别出心裁,主持了一次“龙门诗...
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以下历史典故:赋诗夺锦袍:在唐朝时期,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并钟爱香山寺的清幽雅致。她曾在香山寺中石楼主持“龙门诗会”,让群臣赋诗,先成诗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首先成诗并获得锦袍,但随后宋之问的七言诗被认为更胜一筹,武则天遂决定把锦袍赐给宋之问。这一事件成为了诗坛上的佳...
【赌锦袍】 唐·罗隐:“分茅裂土才三十,犹拟回头赌锦袍。”【诗成夺袍】 宋·严日益:“沉香亭北雉尾高,诗成先夺云锦袍。”【东方学士袍】 明 ·杨慎:“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诗成得绣袍】 唐·杜甫:“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
当时武后在游览洛南龙门时,颁布诏令,要求从臣们赋诗,左史东方虬率先完成诗作,武后赐予他锦袍作为奖励。不久,宋之问也迅速完成了诗作,武后阅读后赞赏不已,甚至将先前赐予东方虬的锦袍夺回,转赐给宋之问。自此,夺袍便成为了竞赛中获胜的代名词。这一典故不仅在文坛上流传,也在民间广泛传播。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