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来源:该典故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时期,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赵胜去楚国求援。平原君打算挑选二十名文武兼备的门客一同前往,但只选出了十九人,这时门客毛遂主动向平原君推荐自己,请求一同前往。平原君问毛遂在自己门下多久了,毛遂回答三年了。平原君认为,如果毛遂有才...
新亭对泣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西晋末,中原战乱,王室渡江流亡东南。过江后,王导、周顗等名士常在新亭聚会饮宴。一次,众人坐在新亭中,由周顗坐而叹道:“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意思是风景没有改变,只是山河已经换了主人。众人听后,都相视流泪。唯有王导愀然变色,...
红叶题诗的典故源于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卷十。故事讲述了中书舍人卢渥在应举之年,偶然间在御沟边看到一片红叶,上面题有一首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卢渥将这片红叶收藏起来,后来宣宗皇帝放遣宫人,卢渥也恰好得到了一位被放遣的宫人。这位宫人看到卢渥收藏...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出自《列子·天瑞》。该典故讲述的是一个杞国人害怕天地会崩塌,因此整日忧心忡忡,甚至因此废寝忘食。以下是对该典故的详细解析及其在古文诗词中的常见用法。一、典源与释义 典源:《列子·天瑞》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典故运用:濠上观鱼:皇甫冉《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诗:“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寂静求无相,淳和睹太初。”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海边与鸟为伴,在濠上观赏游鱼的场景,体现了其追求寂静无相、淳和太初的心境。鱼游濠上:黄庭坚《李濠州挽词》:“鱼游濠上方云乐,鵩在承尘忽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