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苛政猛于虎”出自《礼记·檀弓下》。具体典故如下:故事背景: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时,遇到了一位在墓前痛哭的妇人。孔子让子路前去询问原因。妇人遭遇:妇人告诉子路,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先后被老虎咬死了。当孔子询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时,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感慨:听到妇人的...
孔子和弟子过泰山时,遇到身着孝女子道边啼哭,问之。回答说当地虎患严重,公公、丈夫、儿子皆死于虎口。再问为何不搬出深山,远离猛虎,女子答道,深山虽有猛虎,但没有苛刻的暴政啊。---《礼记·檀弓下》后来由此引申出了“苛政猛于虎”的典故,意思就是对百姓来说,残暴统治者施行的暴政比吃人...
苛政猛于虎 成语: 苛政猛于虎 (拼音:kē zhè měng yú hǔ)解 释 苛政:残暴地统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 政。’夫子曰:‘小子识之...
苛政的历史典故主要体现在“苛政猛于虎”这一说法上。具体来说:典故内容:孔子在路过泰山侧边时,遇到一位在墓前痛哭的妇人。妇人告诉孔子,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相继被老虎吃掉。孔子听闻后,感慨地说“苛政猛于虎”,意指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寓意:这一说法寓意深远,强调了暴政对人民的...
【成语】苛政猛于虎 【拼音】 kēzhèměngyúhǔ 【解释】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成语故事】孔丘就是孔子,是春秋时候人。孔丘常常乘着马车,带着学生,到各处去游历。有一天,他们经过泰山附近的荒郊,看见有个妇女坐在一座坟旁边哭,哭得非常伤心。那座坟还是才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