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橘井的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的民间医生董奉迁居庐山。他不耕种田地,每日为人治病,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患者重病治愈,便需种下五棵杏树;轻病治愈,则需种一棵杏树。数年下来,他种下的杏树已有十万棵之多,郁郁葱葱,蔚然成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在杏林中设一粮仓,告诉人们:凡买杏者,只需将谷物倒入粮仓,...
杏林橘井的典故
三国时期,吴国的民间医生董奉迁居庐山。他不耕种田地,每日为人治病,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患者重病治愈,便需种下五棵杏树;轻病治愈,则需种一棵杏树。数年下来,他种下的杏树已有十万棵之多,郁郁葱葱,蔚然成林。

杏子成熟时,董奉在杏林中设一粮仓,告诉人们:凡买杏者,只需将谷物倒入粮仓,自取一容器杏子即可。这一善举不仅使他每年换得大量谷物,还用于救济周围的贫苦百姓,甚至帮助那些在庐山旅游时断了盘费的人。因此,董奉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西汉时期,桂阳的苏耽,人称苏仙,以其虔诚的品德和孝顺父母的形象著称。据刘向《列仙传》记载,苏耽受到天仙的召唤,天上的仪仗队降临其家中迎接他。临行前,他对母亲说:“明年天下大疫,庭中井水与橘树可治之。患疫者,饮井水一升,取橘叶一枚,即可痊愈。”

果然,次年疫病爆发,人们纷纷前来苏宅求医。庭中井水和橘树成为人们治疗疫病的良药,求水叶者络绎不绝,疗效显著。这一故事在传统医学史上留下了“龙蟠橘井”、“橘井泉香”的佳话。

这两个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医者仁心的精神,更展示了民间智慧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人们通过种植杏树和橘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果实,还解决了许多人的疾苦,留下了千古美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杏林和橘井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医者仁心的象征。人们常常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赞美那些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医者和仁人。2024-10-19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7-05 10:50:1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杏林橘井的典故

    杏林橘井的典故包含两个部分:杏林典故: 背景:三国时期,吴国的民间医生董奉迁居庐山,为人治病且不收取费用。 做法:董奉规定,重病治愈者需种下五棵杏树,轻病治愈者种一棵。 结果:数年后,董奉种下的杏树蔚然成林,达到十万棵之多。 善举:董奉在杏林中设粮仓,买杏者自行以谷物换杏,所得谷物...

  • 这两个典故不仅体现了古代医者仁心的精神,更展示了民间智慧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人们通过种植杏树和橘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果实,还解决了许多人的疾苦,留下了千古美谈。随着时间的推移,杏林和橘井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医者仁心的象征。人们常常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赞美那些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医者...

  •  倍领趣闻 “杏林春暖,橘井生香 ”是什么意思?

    千百年来,“橘井泉香”与“杏林春暖”双璧生辉,成为了我国古代医药史上的著名典故,象征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精神。“橘井泉香”一词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医家常以此为名,书写医书或匾额,寓意深刻。人们常用“橘井”或“橘杏”来歌颂医者的功德,以此激励医者继续发扬仁心仁术。在古代,医者不仅需...

  •  大燕慕容倩倩 “橘井”和“杏林”的称呼是怎样来的

    “橘井”和“杏林”,都是对医家和医德的称颂之词,也是古今医药行业诗联中经常引用的两个词。晋代葛洪的《神仙传》一书中说,桂阳名医苏耽,在重病不愈、知其不久于人世时,对他的母亲说:“明年天下疾疫成灾,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说罢,与世长辞。

  •  隆婷莫山雁 【医药典故】杏林、橘井的典故

    杏林典故 相传 三国 吴 董奉 隐居 庐山 ,为人治病不取钱,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轻者一株,积年蔚然成林。后因以“杏林”代指良医,并以“杏林春满”、“誉满杏林”等称颂医术高明。宋 秦观 《念奴娇》词:“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明 杨珽 《龙膏记·闺病》:“丹无...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